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如何学,如何学会,怎么知道学会( 六 )


2、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目标及活动设计,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组织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支持学生学习的环境 ,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和达成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大脑“动”起来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3、要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 。新课程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实践智慧 , 能科学调控 , 也能即兴创造,使课堂教学成为智慧探险的过程,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吸纳知识;要坚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的原则,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 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要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追求实践智慧的生成和提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
三、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 。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自觉地把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训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加快角色转变 , 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实现专业提升 。
1、要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 , 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 ,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教学实践的反思者,在教学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
2、要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这就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说,就是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 , 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 , 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由注重知识传授型转向素质培养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
3、要加快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为此,教师要通过培训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学生知识和教学知识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有关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知识;要提升专业技能 , 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与行动研究的能力 , 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和远大的教育理想,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
四、合作:整合团体智慧
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 。教师要实现共同愿景,就必须通过合作来发挥团体智慧 。在合作中,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自由交谈 , 并且要在思想碰撞中发现别人的远见,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而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 。那么,教师之间如何通过合作与交流来整合团体智慧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