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乐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青海省西南部 。总面积3767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4个街道,总人口16.79万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素有“金城”之美誉 。主要景点有:天主教堂、“三绝”之一的“水磨”、号称“河湟第一关”的玛曲哈达门等 。
1、马场羊肉
马场羊肉,也称“马场鹅”,是甘南州康乐县马场乡生产的传统名肴 。马场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风味独特,是著名的民族品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马场鹅与河湟地区其他地方鹅相比,其肉质更加细嫩,脂肪含量更低,营养更丰富 。
2、李子山羊肉
李子山羊肉产于康乐县城东南角的高家镇 。此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膻不腻,无膻味,营养价值高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补中益气、补肾壮阳、暖胃理气之功” 。高家镇与临夏、兰州市区毗邻,人多地少,羊多养得好 。李子山羊肉属甘南藏族地区独有之特产羊品种之一,肉质细嫩,有特殊的鲜香味;肉质结实鲜美,营养丰富;肥瘦相间并有一定比例,不肥不瘦呈天然肉色;肉多而不腻、无膻味、肉质细嫩化渣、味道鲜美多汁;李子山羊肉是“康乐三宝”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特色与著名品牌 。
3、水磨馍
水磨馍是康乐水磨馍的主要品种 。水磨馍的特点是,用两只碗,一碗是水磨,另一碗是小磨盘,一只碗是小蒸笼,蒸出的馍香酥、味美 。小磨把面和成面团,再用温水和面醒发30分钟 。醒好后再用清水和面,这样反复几次就可以把面和得非常软、很光滑 。水磨出来的面是干米粉,将干米粉和成面团(叫水发酵)盖上石头或石板放在灶台上用小火慢慢磨成面浆,再用手揉匀成小面团,再用小磨盘旋转(或用手推)将小面团推到磨前一个木架上,让小面团在木架上滚动起来(磨后一面干)然后边滚动边往下滴水用小磨带动做面浆,这样反复几次就变成了面粉、小面饼、粉条等各种各样面团了 。
4、尕那拉面
尕那拉面是甘南地区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拉面,又称清真拉面 。其主要材料是面粉,配料是猪肉馅,调料包括辣椒、醋、酱油、葱花 。因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因而受到人们欢迎 。青海人特别喜欢吃正宗传统的尕那拉面,并认为它是一种“不拉不面”而且“无面不吃”的食品,他们认为其味道鲜美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欢迎;他们认为这种美食有较强的营养价值,可以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将其称为“一碗拉面就是一顿营养餐” 。
5、米亚罗土豆泥
【康乐县美食】
米亚罗土豆泥,是土豆泥中的一种,此菜色泽棕黄,味道醇厚,甘甜可口,是草原游牧民族一种不可缺少的主食 。土豆泥又称“天麻粉”或“天麻” 。是一种以土豆、青稞面粉为原料,加入精盐和水制成的粘稠状面糊状食品 。在食用时,将面糊倒在碗里,用筷子将其搅拌均匀,再将土豆泥用手抓匀 。吃时可配上糌粑、牦牛肉或者炒熟的熟土豆条等,十分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