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故事|寻访泰戈尔故居,一个人在印度密林里迷路( 八 )
然后 , 他又来到了另外一个阶段:
“我的心开始感到了一种焦渴 , 想从孤独中走出来 , 为我的同胞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而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梦塑造种种形状 , 冥思自家生命的谜境 , 不是的 , 我想通过一些更为明确的工作 , 一些固定的事业对我同胞们的服务 , 来表达我的人生理想 。 ”
1901年开始 , 他在桑蒂尼克坦创办一所实验性学校 , 彼时 , 他的名望虽然在孟加拉国地区如日中天 , 但对于世界还是未知的 。
直至于1913年之后 , 泰戈尔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 才震惊世界、遐迩闻名 。 他开始行走大地 , 以爱的福音与爱的行动来行走世界 。
他也曾一再地到进入喜马拉雅山 , 在阿莫拉、拉姆格哈等地过着山居的生活 。
阿莫拉地区的这所大房子 , 是当地的土邦大君给泰戈尔的优厚待遇 。
当然 , 他还在森林深处的拉姆格哈物色了一所十分幽僻的房子 , 便是我迷路且未寻到的那间 。
六
随着漫游的展开 , 我在阿莫拉的山中 , 还有另外一个朝拜的目的地 , 即闻名世界佛学界的德国学者“高温达”隐居的别墅 。
由于高温达的著作在欧美世界广有影响 , 尤其是六十年代的美国嬉皮士们中间 。
故其驻地也成为欧美嬉皮士们的络绎不绝的山中圣地 , 直至今天 , 其势未衰 , 他的别墅在Kasar Devi , 路程不远 。
高温达俗名恩斯特·洛塔·霍夫曼 , 他1895年生于德国的Kassel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 他在意大利前线服兵役 , 后入弗莱堡大学学神学、哲学 。
因于Capri与旅居国外的欧美艺术家们住在一起 , 他开始对佛教感兴趣 , 于192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佛教的基本观念和它与上帝观念的关系》 。
1928年 , 他首途斯里兰卡 , 随其同胞小乘佛教僧人三界智高僧学坐禅与佛教哲学 , 后者为其取法名Brahmacari Angarika Govinda 。
不久他又离开斯里兰卡往缅甸和印度 , 最后皈依了藏传佛教 , 故又被叫高温达喇嘛 。
他虽是德国人 , 但素以代表深湛的藏传佛教与印度密宗的研究而着称 , 人称“佛教界最伟大的解释者、思想家和禅定大师之一” 。
他是上个世纪西方世界自己生产出的最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代表人物之一 , 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 。
他的妻子则是一位锡兰裔的舞蹈艺术家 , 夫妻两人都与加尔各答的大诗人泰戈尔有着甚深缘分 。
当他在泰戈尔创办于桑蒂尼克坦的印度国际大学任教时 , 结识了当时名叫Rati Petit的女子 , 两人于1947年成婚 , 高温达为其取名李·古塔米Li Gotami 。
从西藏返回后 , 整个60年代 , 他们在Kasar Devi的家便成了到东方寻找精神寄托的西方人的必经之地 。
1966年 , 高文达喇嘛出版他颇负盛名的自传《白云之路》 。
而我最初知道高温达此人 , 是在多年前于英国伯明翰的一家旧书店 。
那是一位俄罗斯老人开的书店 , 离伯明翰大学的Selly Oak 校区不远 , 大概步行十五分钟左右的距离 。
与一切老旧的城市书店一样 , 此书店里面逼仄阴暗 , 却全是古迹斑斑的好书 , 把几间房间完全充满 , 密密麻麻 , 铺天盖地 , 最上面的需要扶梯上去 。
人在里面 , 几乎没有转身之裕 , 里头以文学、宗教与神秘学类书籍见长 。
我在一个角落里面 , 用四英镑的价格购得了一本高温达的书 , 名字叫做“Creative Medit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ciousness” , 是关于印度与西藏密教的书籍 。
1957年 , 当风靡一时的伊文思·温兹的《西藏度亡经》出第三版时 , 除增加了荣格所著的长篇释论外 , 就是高温达所写的序论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美国 当事实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说服力完全不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 结婚 为什么你越是心疼伴侣,却越是不被理解?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财富|关于财富、成功和爱的故事
- -01-杨绛曾写道:”丑人照镜子 小姑子出嫁前,婆婆就给她定了很多规矩
- 表白|幼师写纸条向司机表白被拒,网友吐槽字写得丑,本人回应:太紧张
- 爱情|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稳字当头全力保障供电!子丑寅卯辰巳 震撼大片!电力保供风雪十二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