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 。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 。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 , 而不知受命以德 , 不以玺也 。故求之不得 , 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 。是皆贻笑千载 。”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 。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 , 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 , 亦何足贵!乾隆三年 , 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 。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 。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 。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
[编辑本段]【和氏璧是什么玉】
月光石属长石类矿物 。和璧之谜在20世纪80年代被一位地矿学家破译 , 他就是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 。1986年,他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了这一发现:“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 , 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这一发现不仅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 。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 , 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
也有学者认为和氏璧是绿松石 。
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 , 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 。”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 。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 , 而且 , 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 。
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 。
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经过考证,都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
[编辑本段]和氏璧今何在
但是 , 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 。《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 , 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 , 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 。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 , 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 。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 , 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 。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 。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 , 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亥下(今安徽灵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茶叶什么味道,正宗信阳毛尖茶是什么味道?
- 有害垃圾桶是什么颜色,有害垃圾桶标志是什么?
- 香河是哪个省的城市,香河是什么地方的哪个省啊
- 防冻液红色和绿色有什么区别,汽车防冻液红色和绿色有什么区别
- 景泰蓝是什么,景泰蓝是什么
- 散粉是什么,什么是散粉
- 燃气灶打不着火的原因有哪些,燃气灶打不着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男生仙女棒是啥,大人口中的仙女棒是什么
-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什么,中国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 dior网络意思,眼泪PradaPrada地往下Dior是什么梗 Prada和Dior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