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什么玉,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玉( 四 )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 , 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 , 准备划归赵国 。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 。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 , 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 。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 。”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 , 便答应斋戒五天 , 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
到了宾馆 , 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 , 让他穿上粗布衣服 , 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 。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 , 要蔺相如来献璧 。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 。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 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 。”秦王听了,十分恼怒 。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 。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 , 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 。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 。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 。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 。蔺相如当了臣相 。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长平之战时 , 坚壁固守三年 。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赵 。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 , 战胜燕军 。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 。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 。又奔楚,任楚将 。最后老死在楚国 。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争辩并威胁他要把璧摔了,完璧归赵 。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
《将相和》已经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