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什么玉,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玉( 九 )


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 。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 。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 , 被尊崇为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 。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 。如果这样 , 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 。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 , 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 。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 。
完璧归赵
【和氏璧是什么玉,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玉】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 。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 , 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 , 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 。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 , 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

和氏璧是什么玉,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和氏璧是什么东西和氏璧材料是拉长石,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 , 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 , 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 。
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 。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 。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 。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 , 质较脆 。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