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在徐州,6位被拐卖女性的人生

在中国 , 人口拐卖常常是跨省流动的 。
妇女和儿童 , 被从西贩运至东 , 从比较贫困闭塞的省份 , 拐卖到相对富裕发达的省份 。
具体来说 , 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新疆是主要流出地 。 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则是主要流入地 。
2004年 , 来自多个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者们组成了一个“华东五省云南/广西籍被拐卖或拐骗者流入地个案研究”项目组 。
研究者们去了华东的五个“买方省份”——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 , 面对面访谈了许多位被拐卖的女性 。
在江苏接受访谈的 , 正是六位被拐卖到徐州的女性 。
那六位接受访谈的女性 , 哪些因素造成了她们被拐卖?她们曾经历过什么?曾反抗和逃离过吗?后来 , 她们又为什么不回家?
六位被拐卖到徐州的云南女性
为什么是徐州?
徐州有两个特点 , 一是(曾经)比周边穷 , 二是交通便利 。
江苏是国内富省 , 对贫困地区来说 , “江苏”自带光环 。 比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 徐州就被比成了“欠发达地区” , 几十年前尤其如此 。 虽然徐州近几年GDP增长较快 。 但2002年时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评估了13个江苏省辖市的综合实力 , 徐州排在第11位 。 这意味着徐州及其下属县城和农村 , 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
徐州又是南北的交通枢纽 。 称得上“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也就几十个 , 徐州就是其中一个 。 至少在交通上 , “外来媳妇”的流入是很便利的 。
二者叠加在一起 , 使得徐州成为了“云南女性被拐卖骗婚”的典型地区 。 1985年以后 , 许多云南籍的女性被拐卖到徐州 , 1988年~1990年是高峰期 , 单单一年里被拐到徐州的婚姻迁入女性就有2000~3000人 。
不仅如此 , 1993年以后 , 甚至出现了“人带人”的现象 。 为了利益 , 一些先期到徐州的女性开始介绍家乡的女性(包括14岁~18岁之间的大龄女童)过来 。 一些此前被拐卖的受害者 , 变成了害人者 。 “老乡卖老乡” , 也是徐州某些村庄有着许多云南籍女性的原因 。
2000年 , 全国进行“打拐”专项严打 。 此后 , 徐州的拐卖妇女儿童有所下降 , 立案数目也从过去的一年上百起 , 下降到后来的一年几起 。
然而 , 许多被拐卖到徐州的女性 , 人生已经永远被改变 。
大部分时候 , 买方属于“当地偏穷的人家” , 或者是男方个人条件差 , 难以在当地婚娶 。
徐州的6位女性流入的家庭 , 有4个属于贫困家庭 , 因为家穷娶不到当地媳妇 , 而买/娶一个外地媳妇 , 成本要低得多 。
A的丈夫年龄过大 , 比她大16岁 , 结婚时33岁 , 在当地这个年龄基本娶妻无望 , “说过不少 , 总也没合适的 , 后来请人算命 , 算命的说他错过机会了 , 在本地找不到了 , 要找个外地人做媳妇 , 这样可以冲喜”“自己年纪小 , 还是小孩 , 他这么大 , 心里觉得很害怕 。 ”
B流入了贫困家庭 , “一月不吃一瓶油 , 一年不吃一回肉” , 不仅如此 , 由于在村里是小姓 , 家族人少势弱 , 也常常受到欺负 , “现在这么穷 , 村里有扶贫款 , 就是不给 。 ”因为没有申领到扶贫款 , 所以她家到访谈那年还借住在别人家里 , 没有自己的房屋 。
C流入了贫困家庭 , “当时婆婆常年生病 , 经济条件也不好 , 生活条件比其他人家差 , 在当地找对象有困难 。 ”而且家里也是小姓 , “赵姓的势力比较小 , 办起事不如姓李的(村里大姓)的那么顺” 。
D丈夫当时已经42岁 , (D仅16岁) , 父母已故 , 连“买妻子”的钱也没有 , 是在路上强“拉”妻子回家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