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颜色为什么只有黑白两色

【大熊猫的颜色为什么只有黑白两色】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 。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 , 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 , 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大熊猫的颜色为什么只有黑白两色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 , 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
大熊猫的颜色为什么只有黑白两色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 。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 。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 。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大熊猫全身毛茸茸的,除了耳朵、眼睛、嘴巴和它的四肢是黑色的外,其他部位都是白色的,真是黑白分明 。它有一对圆形的耳朵,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黑溜溜的眼睛,眼睛外长着圆圆的黑眼圈 , 就像戴着一副墨镜一样,看上去很可爱
大熊猫的颜色为什么只有黑白两色

熊猫的毛看着非常光滑,毛茸茸的耳朵不时地伸缩 , 好像在倾听什么 。熊猫的尾巴短得像熊,面额像猫,活像一个二合一动物 。它吃竹子的时候,是紧紧地抓住 , 好像生怕有人跟它抢
大熊猫为什么只有黑白色,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 网友们经过苦思冥想,也给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答案——
(1)大熊猫在外面惹了事儿,被打成了黑眼圈……
(2)因为户外阳光刺眼,墨镜是必备神器,顺便可以耍酷、扮帅
(3)其实主要是为了显瘦
解释得越跑越偏了,是时候拿出科学研究压压惊了……
自然界中的黑白色可以和很多环境色调相协调 。根据颜色深浅,研究人员将大熊猫的身躯划分成不同区域,并与狗、猫、熊等195种食肉动物以及熊科动物的39个亚种进行比较,来寻找关联性并确定其功能 。研究发现黑白色有两种功能:伪装和交流 。
“伪装”
大熊猫的脸、脖子、肚皮和臀部之所以是白色的 , 是因为这能帮助它们在积雪的栖息地躲藏;而四肢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这能帮助它们将自己躲藏在阴影里 。研究人员认为,大熊猫长成这样源于其消化能力较弱,只能以竹子为食而不能吃更多种植物 。它们也无法像有些熊那样在冬天存储多余的脂肪来冬眠 。它们必须终年活动,长途跋涉去觅食,其栖息地变化也很大 , 从雪山到热带森林都有 。
“交流”
不过,大熊猫的头部配色不是为了伪装躲开捕食者 , 而是起到交流作用 。它们黑色的耳朵表达一种“凶残”的感觉,可以警告捕食者 。而黑眼圈有助于同类间互相识别 , 或者向同类竞争者加以警告 。
如果你很喜欢大熊猫,又或者你迫切想知道它的故事 , 我推荐你可以看看白忠德老师写的《大熊猫 我的秦岭邻居》 。
是由演化和发育决定的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熊猫作为一种稀有动物,从第四冰川期(多采用距今258万年,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 。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第四纪前是新近纪 。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到现在,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熊猫产生了黑白相间的毛色 。耳朵,四肢都是身体上血液循环难以到达的地方 , 也就是容易变冷,所以这样的部位都是黑色,因为黑色吸热效果好 , 可以为大熊猫保暖 。
就像长颈鹿的脖子、黑熊的皮肤一样,熊猫基因中的控制毛发颜色的基因属于极度保守片段 , 很难发生突变,能够稳定遗传 。
熊猫的黑白两色是极好,极少的保护色,便宜掩蔽 , 动物在亿万年的成长过程中,它的基因己变成了适宜生长地的适宜性,包括饮食,皮毛的变化 。狼是棕灰色的 , 适宜夜间行动,出其不意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 往往出人意料 。熊猫的黑白色也是如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