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 。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95%以上,有壮、瑶等22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5以上 。广西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气温均较高、雨量充沛,终年多雾 。全区土地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壮族风情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世人所瞩目:壮锦织就了壮乡百姓衣食之源;壮绣是广西各族人民独特且深厚的艺术瑰宝;广西少数民族素有“岭南神韵”“天下壮族第一山”和“南国鱼米之乡”等美誉 。千百年来,广西人民世居于此,形成了与北方不同、独具特色的壮族习俗(主要是壮族婚礼、丧葬) 。
一、婚姻习俗
【广西的习俗】
广西壮族,婚嫁,男女之间的成婚 。男方必须先到女方家登记过门,并于婚嫁当天举行婚礼 。有了新娘再由男方带上几件嫁衣、首饰、银器等到女方家换回自己的衣服 。女方出嫁,必须由亲戚、亲友及媒人等陪同 。新娘入新房后,首先要在新郎面前拜祭父母和祖宗,然后举行“拜堂礼”:即父母给儿女头上戴一顶礼帽;新娘接受亲戚好友及亲友的礼物和祝福;到客上招待来宾的酒席;举行婚礼当天和婚礼后的第一个仪式——“回门”(俗称“回门”) 。
二、服饰方面
壮族妇女服饰,是一种“衣、裙、帽、袜、鞋”五彩缤纷的服饰 。壮族妇女们喜穿对襟大襟的对襟衣与长裤、裙子;多以黑色和青灰色为主 。在发式上,除戴发箍外,妇女们常梳有“三只眼”(又称“梳发辫”)的发髻(头饰)外,再戴发箍或其它饰物;妇女们多喜穿长裤袜或穿紧身衣 。广西的侗族服饰以大裤衩装居多,裤脚有高筒裤及尖底裤之分 。瑶族妇女常穿红蓝两色衣裳或黑或白或蓝或绿上衣下裙;穿的最多和最普遍的就是蓝色或黑色衣服,还有些穿黑色衣服或蓝色衣服而较少穿白色衣服 。
三、饮食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区是农业大区,南部地区是畜牧业大区,壮族群众喜食稻米,“糯米不算稀,高粱不算稀”,他们在粮食供给上是十分重视 。稻米是壮族传统粮食产品,品种繁多,常见的有“三黄”(大米、糯米、玉米)、“五黄”(黄米、高粱、玉米、绿豆)、“五谷”(谷子、小麦)和“五果”(花生、核桃、栗子、核桃仁、桃子)等 。现在全国各地还有“五黄米”出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区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壮族群众饮食习惯偏重素食,以大米为主食,兼食肉类及鱼、虾之鲜 。在食物品种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因地制宜,因人制定食谱相适应的习惯 。壮族一般不喜食味精、鸡精等刺激性调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