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可以分为哪两种,最常见的两种亲密关系:朋友和爱人( 四 )


人格差异:人格特质可以很好区分人在诸多方面(行为、思维、情感)的差异,目前最主流的人格特质类型为大五人格特质,其包含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 。外向,随和,尽责的人拥有更丰富和愉快的人际关系,而神经质越弱的夫妇越幸福 。
 
自尊差异:高自尊的人更加健康、幸福,低自尊容易损害亲密关系 。
# 人类本性的影响
演化心理学的三个基本假设:
1、性选择使人类成为今天的这样的物种 。
性选择意味着更成功地繁殖后代的优势 。演化的关键是繁殖后代 。归属需求具有适应性 , 赋予拥有这些动机的个体某种生存优势 。
2、两性之所以存在差异,只是因为他们在过去面临着不同的繁殖困境 。
男女养育投入的不同引起其在选择配偶是的不同策略,女性繁殖能力有限,认真选择配偶的女性祖先能跟好的繁殖后代;而追求和利用每一次交配机会的男性祖先则更容易繁殖后代 。
另一个差异是,女性可以确定某个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但男性则不一定,所以男性会遇到父系不确定的困扰 , 因此男性对红杏出墙的威胁分外警惕 。
演化学观点也可以来解释两性在短期和长期性行为上的不同 。男人更渴望短期性关系,短期时更容易被性感且“容易”得手的女性吸引,长期时,则偏好贞洁的女性 。而女人在选择短期伙伴时,更看重性感、有魅力、强势等具有阳刚之气的男人 。而在选终生伴侣时,则偏向于有稳定和较高收入以及资源的男人 。
3、文化影响决定演化形成的行为是否具有适应性,并且文化变化比演化快得多 。所以,人类表现出的某些行为在远古时代具有适应意义 , 但这些遗传下来的倾向不一定适应现在 。
三、吸引力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基本假设: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 。奖赏有两种: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
直接奖赏:他人提供的显而易见的愉悦,如关注、接纳,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物质利益等 。
间接利益:共同点、提供生存优势(更好繁衍后代)等 。
吸引力与他人的个人特征有关,也取决与我们的需求、偏好、愿望以及所处的情境 。
吸引力的基础是与他人发生有奖赏意义的经历 , 其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临近:临近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奖赏,增加对他人的情感 。
长相吸引力:
女性,娃娃脸(大眼睛、小鼻子、尖下巴、丰满双唇)、健康成熟(突出的颧骨、消瘦脸颊和满脸笑容) , 沙漏身材;男生,坚强有主宰力(结实下颚和宽阔前额),女性化和娃娃脸,肩臀比例大,肌肉强壮 。那些成功找到可受孕,强壮健康配偶的早期人类更容易繁衍后代 。
长相吸引力是影响男女之间最初喜欢彼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获得与异性的交往机会中,男人的长相吸引力比女人更重要 。长相吸引力具有匹配的现象,通常是相貌相当的人配成对 。
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吸引力匹配的现象表明,要有成功的亲密关系,应该最求最有可能回报我们的伴侣 。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 *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小,很大程度与自己的适配价值有关 , 即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有关 。
相似性:
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相似率,共同点越多,越彼此喜欢 。
1)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等人口统计学上的相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