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帮孩子战胜“开学综合征” 家长不妨提前做好这些规划( 二 )
刚开始还好 , 可几天过后 , 乐乐感觉有点累了 。 尤其是临近开学 , 乐乐还差两篇作文没有写完 , 他心中的焦虑感一下增强了 , 突然和妈妈提出自己不想上学了 , 还想在家待几天的要求 。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唠叨了他几句的原因 , 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 , 嚷嚷着不想去上学 。 ”说起这个问题 , 乐乐妈妈不停叹气 。
对于乐乐不想上学这件事 , 乐乐妈妈感到有些意外 。 “整个7月份 , 孩子的确有些忙 , 但也能腾出时间写作业 。 而且我们也进行了时间上的安排 , 可他总是往后拖 。 ”乐乐妈妈说 , 主题夏令营结束后 , 自己检查孩子的作业 , 才发现孩子不仅作业只做了一小部分 , 以前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也“丢”了不少 。 比如 , 写作业变得不专心、错误率高 , 遇到不认识的字懒得查字典 , 每天听英语和朗读的习惯也“荒废”了 。
离开学日期越来越近了 , 为了补齐作业 , 乐乐几乎每天晚上很晚才能睡觉 , 第二天上午同样是很晚才会起床 。 如今 , 虽然作业已经基本完成了 , 但乐乐妈妈发现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并不高 , 尤其是对于每天都要写一篇的生字、每天完成一篇的数学口算卡 , 很多都是敷衍了事 。 “作业完成质量差 , 作息时间差 , 临近开学 , 各种假期‘后遗症’都显露了出来 。 ”乐乐妈妈说 , 而且和这些“后遗症”相比 , 孩子对于开学的那种“排斥感”才是自己最担心的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王育梅说 ,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 , 可能对于“开学综合征”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 对于幼儿时期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 假期长时间在家和父母相处 , 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 。 一旦开学 , 孩子这段时间养成的习惯被打破 , 心理上就会出现较大波动 。 还有的因临近开学了作业仍未完成 , 或惧怕去学校和老师同学们相处 , 也会萌生“不想上学”的念头 。
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来说 , 本身处于青春期 , 情绪波动会比较明显 , 而且长时间在家 , 缺少与同伴的交流以及户外活动 , 也容易出现情绪上的变化 , 尤其是假期缺乏规划的孩子更会如此 。 “针对这些情况 , 家长不能只是一味斥责 , 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 帮助孩子安稳度过这一时期 , 更快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 ”王育梅说 。
提前让孩子找回在学校的感觉
“‘开学综合征’的原因多种多样 , 而且不同的个体其原因也各不相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王育梅分析 , 对于家长来说 , 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开学综合征”问题 , 多与老师加强沟通 , 多关注孩子开学前一段时间的日常表现 。 开学在即 , 可以找时间去学校逛逛 , 提前找一找回到学校的感觉 。
王育梅说 , 家长还可以要帮助孩子做好开学前的一系列准备 , 如:开学前一段时间内就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 , 以便适应开学后的作息 , 这一阶段不要进行长时间的娱乐活动 , 特别是长时间地观看电子屏幕 , 安排适当体育活动 , 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 督促孩子完成假期作业 , 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时间 。 让孩子对作业查漏补缺 , 可以在完成假期作业的基础上回顾总结过去所学的知识 , 并预习新的课程 , 做到温故而知新 。
“最主要的是 , 家长多与孩子进行交流 , 激发其学习兴趣 , 缓解入学焦虑 , 帮助孩子进行假期总结 , 并制订开学后的学习计划等 。 ”王育梅说 , 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后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 , 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吗?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学困生”的标签
- 孩子六岁前,父母牢记“两不管”和“三不惯”,小孩想不出息都难
- 是亲生的吗?男子无证驾驶还超载,被交警拦住居然扔下孩子就跑…
- 一个特殊教师节的背后:换下防护服就给孩子们上网课,“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
- 新学期,孩子班里换了新老师......
- 早餐怎么吃?合理搭配能让孩子学习更好,长得更高!
- 周易起名方法大全,小孩子起名字该不该按生辰八字取名
- 父母偏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多少孩子长大了还是无法治愈童年?
- “妈妈,给我买这个!”当孩子说这句话时,你的反应很重要
-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