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 , 这些捆缚和压制在生活中都慢慢积聚成为了沃克太太的生活日常 , 然而 , 当父亲生病 , 她希望从丈夫手中拿到一些钱时 , 她却面临从未有过的苛刻 , 丈夫举出了一个又一个例子来拒绝拿出这笔钱 , 而长期在牢笼中生活而不自知的沃克太太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生活的真相 。
生活的真相仿佛一瞬间在她面前揭开了 , 那就是 , 她没有自己的一分钱!而在这背后的更深层的真相是:在这个家里 , 她没有任何决定权 , 这里的什么都不属于她 , 她在这里的意义就是生养一个又一个孩子!她一夜之间变得心如死灰 。
 
本文图片 
同样被生活的牢笼所扣住的女性还有《二人世界》[2] 中的“她” , 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这些角色以命名 , 似乎也在暗示着 , 这种生活是同样地铺排在大部分女性的日常之中 。 事实上 , 小说中的“她”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并不算是一个传统的母亲或是妻子形象 , “她”不确定对孩子的爱 , “她”无法做到对孩子全然付出 , 但又对丈夫的“不成熟”而感到愠怒 , 更与普通的父权文化不相符的是 , “她”有一个情人 。 但小说也正是通过这个情人来展现出“她”在婚姻生活中的困顿和闭塞 。
小说多次地提到了女性和男性面对新生生命的不同 , 对于“她”来说 , 她必须经历生活被男孩和家务填满 , 必须经历时时刻刻的苦恼和琐事 , 孩子挤占了她所有的空间 , 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 , 在这些麻木而琐碎的事件里 , 她不再具有整块的时间 , 必须习惯妥协于乏味的生活状况 。
但对于丈夫来说 , 他“始终如一 。 他是始终欢迎孩子到来的那个人” 。 他既意识不到妻子的改变 , 也不能够做出有效的疏导 。
女性在退居家庭生活之后 , 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状况的流失 , 更是与外界的完全脱节 , 同时也是自己人生的琐碎与游离 , 因此 , 当小说中的“她”开始拒绝情人的看望 , 以及“不再从他的电话里得到快乐和甜蜜”时 , 她所面对的就是被改变的断裂 。
在小说的最后 , 她不再能够从肉体的快乐中得到快乐 , 即便是在床上 , 也一次又一次想起儿子 , 同时 , 她也赌气似的向情人展示了她作为母亲的一面 , 凌乱、邋遢、“怀着一种自毁的、夹杂着报复的快意想象他看见自己这副模样的反应” 。 从这里开始 ,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 , “她”已然进入了家庭的囚笼之中 。
 
本文图片 
在生命个体的幽闭空间之下 , 生活是缓慢的、空间是逼仄的 , 与世隔绝的痛感不仅令女性和社会生活脱节 , 就连和枕边人乃至家庭生活中的其他人也产生了割裂 , 深刻象征着被遮蔽的捆缚与囚笼 。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家庭生活的牢笼属性也就是在此 , 从东方的儒家思想来说 , “女主内”的思想深远地影响着家庭关系 , 在父权制的社会原则下 , 女性必须站在伦理角度中 , 以照顾家庭、服从人伦感情等来退居到生活的后方 。
二
女性向内坍塌与向外断裂
沉默的囚笼过后 , 我们所需要探讨的就是女性与外界隔离过后的缠绕与奔逃 。 当女性在社会秩序与日常的生活秩序中产生龃龉之时 , 即便是沉默 , 也会有爆发和崩塌的可能 。 事实上 , 张惠雯在她的女性题材小说中往往会谈到女性在婚姻中的逃离 。 在这些作品中 , 女性很难从家庭生活中得到关心或者是尊重 , 只有男性无休止的冷漠和压迫 , 因此 , 面对这种日复一日的痛苦 , 女性只能选择逃离和反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心理学:你们之间的第一面,就决定了以后会不会发生关系?
- 与优秀的人同行,你迟早都会变得优秀起来,人生也会更精彩
- |婚姻进入平淡期怎么办?学会这三招,让你们的爱不变质!
- |你的妥协换不来别人的感激
- |《天赐的声音》周深灵魂反问很有深意:玫瑰为什么要带刺?
- 余生请多指教|《余生请多指教》:顾魏这三个最明显的缺点,也是优点
- 刘玉城|白象方便面让我找到了我想找的人
- 晶晶|用这几种方法爱对方的人,注定情深缘浅,早晚会走散
- 情绪|最舒服的关系,是聊得来!
- 冯茜茜|顾昕不淡定了,冯茜茜撩完就走,冯氏姐妹花,妹妹的野心比姐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