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文化有什么
长江流域的文化主要有:1、巴蜀文化区:
巴蜀文化区又被称为四川文化区,位于我国西南,地跨青藏高原东部以及四川盆地,与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区接壤 。其气候温和多雨,非常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四川“其地要塞,山川重阻”,所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就曾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种地理上的闭塞性与文化特征方面的开放性,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矛盾 , 对巴蜀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
2、滇文化区:
滇文化区又被称为云南文化区,位于我国南部边疆,西部和南部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交界;东部和北部毗邻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地形地貌非常复杂 ,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 。滇文化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 , “东方人”和“元谋人”的发现 , 就说明人类早在童年时代,这里就有原始人群的活动轨迹 。

3、贵州文化区:
贵州文化区又被称为黔文化区或者黔中文化区 , 位于中国西南部,其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地形复杂多样 。贵州早在古代就称之为“蛮貊之邦” 。但在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贵州境内就有人类的生活 。其中的旧石器时代的观音洞文化与湖北大冶发现的石头龙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
4、两湖文化区:
两湖文化区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荆楚文化区、湖湘文化区,地处长江中游,以洞庭湖和湘江为中心,大致包括现在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个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就有“楚塞三湘接,荆门九脉通”的说法 。两湖地区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 其中“郧县人”和“长阳人”的发现,就说明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轨迹 。

5、江西文化区:
又被称为赣文化区,位于长江下游以南 , 毗邻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州、福建等省 。江西地区于1962年和1989年先后在乐平县涌山岩和安义县城郊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就表明早在距今约四五万年前的赣江流域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轨迹 。
6、吴越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又被称为江浙文化区,其以太湖流域为中心 , 大致范围就包括今天的苏南、皖南和浙江省 。从一些考古资料上看,吴越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文化时期 。1985年春吴县三山岛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址,这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旧石器地点,对于研究吴越文化的起源具有极大的意义 。
7、江淮文化区:
又被称为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 , 其大致范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 。其中江苏泗洪下草湾猿人化石和安徽和龙县龙潭洞猿人化石、巢县猿人化石等的发现,就说明早在更新世晚期,江淮地区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轨迹;而到了新时期时代 , 这里又出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潜山薛家岗文化和苏北青莲岗文化 。

8、闽文化区:
又被称为福建文化区,东部和台湾文化区隔海相望,北部、西部和南部与吴越文化区、赣文化区以及岭南文化区相接壤 。从一些考古资料可以判断出,福建地区早在1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轨迹 。而到了新时期时代,也就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时候,昙山石文化在某些文化因素和特征上已经和邻近地区的良渚文化相接近 。
9、桂文化区:
又被称为广西文化区,地处我国南部边疆,南部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交界,东部、北部、西部三面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柳江人”和“麒麟山人”的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 。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 , 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 。
长江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江孕育的文明长江流域为 长江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在安徽省江北发现直立人化石,数处包含人类遗迹的遗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围,也已被发现 。
虽然中国政治史多以华北和黄河流域为中心 , 长江地区却以其农业潜力而对历代王朝始终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
大运河就是建来用以从长江流域将粮食运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运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已得到利用,许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纪兴建的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以江汉平原分布为密,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 , 多集中分布在汉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上 。
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还出土有大量的稻谷及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 。
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 。
该文化的影响范围甚广 。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度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 。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的历史提前了几千年,成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
同时 , 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000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发源地 。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
位于杭州湾附近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曾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 , 有成堆稻谷、稻壳遗存,出土大量“骨 耜”,证明已脱离“火耕”,开始用骨耜翻地;还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 , 已出现榫 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构建筑 。
20世纪50年代 , 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一批殷商文化遗址 。
四川新繁水观音遗址的出土文物说明“蜀”与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
长江中游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已发现的长 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 , 距今3500多年 。
城邑和宫殿遗址壮观齐全 , 遗址、遗物、遗骸中明显反映了 奴 隶 社 会的阶级分群 。
属于商晚期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铜矿 。
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遗址 。
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 , 距今约3200多年,具明显的南方特色 。
这些遗存对于了解至今仍较为模糊的长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
长江流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长江文化 , 以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归趋性文化体系,是长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总和和集聚,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这些地区是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在文化体系上同属中国南方文化体系 。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支主体文化 。【长江流域文化有什么,长江的历史文化简介】
以上就是关于长江流域文化有什么,长江的历史文化简介的全部内容 , 以及长江流域文化有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