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吗,上元节是什么节

1、上元节是什么节1、上元节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2、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 ,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 。从唐代起 , 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

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吗,上元节是什么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又叫什么节 导读: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又叫什么节?正月十五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 , 叫做元宵节 , 别称也有很多,比如灯节 , 上元节等等,灯节的名称由来应该是因为元宵节有着观灯和狂花灯的习俗,以下是我对元宵节习俗的详细介绍 , 一起去看看吧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 。按汉族的传统 ,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相传 , 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 , 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1、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 。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 , 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 , 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 。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
2、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 , 请一个道士来下神 。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 。不久武帝果然痊愈 , 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 , 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 , 通宵达旦 , 盛况空前 。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 。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
元宵节习俗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 , 元宵是由糯米制成 , 或实心 , 或带馅 。北方为“滚”元宵 , 南方为“包”汤圆 。吃元宵也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做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 猜灯谜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 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 , 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