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道德经》的八个成语,中国人最厉害的八大智慧( 三 )


只有那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直抵成功彼岸的信心 , 经得起失败锤炼的人 , 才会“大器晚成 , 终必远至 。 ”

出自《道德经》的八个成语,中国人最厉害的八大智慧
文章图片
以德报怨
出自《道德经》六十三章 。 原文:为无为 , 事无事 , 味无味 。 大小多少 , 报怨以德 。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 , 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 , 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 大生于小 , 多起于少 。 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多大 , 都要用清静无为的德来应对 。
对于怨的态度 , 圣人之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 老子主张:报怨以德 。 而《论语宪问》中则记载:“或曰:‘以德报怨 , 何如?’子曰 ,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 以德报德 。 ’”
那究竟应该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呢?首先要明白老子所说的“德”是什么意思 。 《道德经》中有言:“上德不德 , 是以有德 。 ”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 , 因此才是真正“有德” 。 也就是说 , 如果有人为了做到“报怨以德” , 可以忍气吞声 , 做出高姿态来对别人好 , 但内心只是为了获得外界评价 , 这时候早已远离了“德” 。
老子的意思是 , 得道的人 , 不会去分辨德行或者非德行 , 只会抱着本心做事 , 不仅情绪不为外界因素所影响 , 行事方式也不为别人的行动而改变 。 圣人之道 , 以德报怨 , 以德报德 , 以德行天下 。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 , 不念旧恶 , 以宽大的度量容人 , 这才是以德报怨的真谛 。

出自《道德经》的八个成语,中国人最厉害的八大智慧
文章图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