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起坨坨是什么原因,奶粉摇不散起坨是什么原因( 三 )


开封后的奶粉放置一段时间后产生结块,大多都是 由于存放不当而导致奶粉受潮 引起的 。奶粉开封后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为奶粉中的乳糖易吸水 , 乳糖吸水后会使奶粉中蛋白质粒子彼此粘结而使奶粉形成块状 , 这种便是受潮的情况,团块坚硬且不易散开,此时奶粉的溶解性会变差,其他营养素也会流失变质 , 不能继续食用 。
如果奶粉保存得当,可以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奶粉受潮结块,那么 储存奶粉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奶粉喜欢 阴凉、干燥、通风、卫生 的环境,远离厨房和地板 ,防止奶粉接触生虫、细菌等而变质,潮湿的木柜也不可以存放,否则会污染奶粉 。
2、 不要放在冰箱里! 干燥阴凉可不是用来说冰箱的~冰箱内外的温差和湿度差异都比较大,日常频繁取放,会使奶粉极容易受潮而变质、结块 。而且 , 冰箱里也存在着较多细菌,可能会污染开罐的奶粉 。
3、 袋装奶粉别装在旧罐子里! 无论如何清洁旧奶粉罐,细缝里都会有残留的奶粉,此时倒入新的奶粉,会导致交叉污染 。
4、 注意奶粉罐的密封性 ,取完奶粉后立即做好封口工作,越快越好 。如果让奶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接触空气中的水珠,或者有异物进入奶粉罐内 。
5、宝妈们在 冲奶粉前要洗手和擦干手,避免将细菌和水珠带入奶粉罐内 。奶粉勺和奶粉要分开存放,取粉时保持清洁干燥  , 不能带有水珠 。
6、 开封后的奶粉在一个月内食用完毕 ,若未食用完也要果断丢弃 。不过对于宝宝来说,奶粉是消耗品 , 一个月内喝完是小case的~另外,奶粉包装上的保质日期是在未开封和合适的保存条件时的日期 。一旦开封后 , 就不能采用这个日期了 。
奶粉开罐不到一个月就起坨
这个“动作”居然是罪魁祸首?
奶粉开罐不到一个月就起坨
这个“动作”居然是罪魁祸首?
经过仔细询问,我们终于得到了“奶粉开罐不到一个月就起坨”的最终原因―― 没盖好奶粉罐。这位妈妈在冲完奶粉后,只把盖子放下来,并没有关紧奶粉罐 。开罐后的奶粉吸水性强 。之前奶粉智库做了一项“奶粉开罐一个月”的试验,结果到第7天出现了明显的结块,且无法推散 。一个月之后 , 奶粉的颜色、气味变化明显,出现了大量结块,且结块较大、硬 , 不易捏碎,奶粉变质明显,不适合给宝宝食用 。
(奶粉开罐1个月的变化)
这里也给各位妈妈提醒: 只要打开过奶粉,一定要确保奶粉罐是关紧的。加上夏天天气炎热,空气中的水分较高,奶粉更易受潮,而且奶粉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 细菌更易生长和繁殖;奶粉香浓的味道还会招来小虫子,污染奶粉 。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这位妈妈冲完奶粉之后 随手将奶粉放在厨房或其他地方,没有固定的储存位置 。厨房里潮湿,铁罐装的奶粉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 而且厨房内的垃圾、食物残渣会滋生细菌,奶粉放在附近很容易受到污染 。那储存奶粉究竟需要注意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夏天奶粉储存
妈妈需要注意4个点
1、储存在通风、干燥处
奶粉“喜阴不喜阳”,不能放在离火源太近或太热处,但也不要放在冰箱里 。冰箱的湿度太高,并不利于奶粉的储存 , 而且奶粉中的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益生菌等也易丢失 。
不建议储存奶粉的地方

①厨房(潮湿)
②饭桌上(活动过于频繁)
③阳台(容易受到太阳直晒)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