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经典语录,人生经典语录48条(15)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 。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 。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 。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 。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 。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 。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 。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 , 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 。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 , 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 , 而不是被俘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表达 , 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与得充满弗洛姆关于爱的每一个观点 。对给与得的关系的阐述,让我们区分天真的爱同成熟的爱的不同原则 。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得先于给)的原则 , 成熟的爱遵循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给先于得) 。天真的爱源于需求,成熟的爱是基于贡献 。对于爱的给于对象的不同 , 弗洛姆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种类的爱:之于众生的博爱,之于孩子的母爱,之于爱人的性爱,之于自己的自爱,以之于神明的神爱 。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 , 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 。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 , 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 。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 。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 。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 ,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 。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
四、以爱之名
爱是一门艺术 。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 , 爱是人的本能 。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 , 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 。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 。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 。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 , 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1、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
2、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 。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
3、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 。他们并不懂得 , 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