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消失的“全网最低价” 欧莱雅危情48小时( 四 )
对此 , 11月10日晚 , 李佳琦在直播间回应称 , 已经和蒂佳婷品牌方多次协商 , 决定给每位在直播间消费的顾客送一盒正装面膜作为补偿 。 蒂佳婷也回应称 , 此次差价造成的原因 , 本意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 。 然而 , 包括张雪在内的众多消费者对蒂佳婷方的解决方案并不满意 , 他们认为一盒面膜的补偿远低于130元每单的差价 。
鞋服品牌消费者琳琳(化名)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在斐乐预售时购买了一款热门鞋 , 付了60元定金 。 琳琳每天两场蹲守斐乐直播间只为抢一张叠满2000元-700元的优惠券 。 “我当时定了闹钟 , 主播说券每场只发100张 , 减700的券是双十一最低价” 。 三天后 , 看了六场直播的琳琳终于抢到了梦寐以求的优惠券 , 愉快地付了281元的尾款 。 然而在10月预售结束后 , 11月2日 , 斐乐又放出一万张叠满2000元-900元的优惠券 。 这次的优惠券消费者不用付定金也不用每天蹲点抢便能使用 。
另一知名品牌匡威今年也被消费者吐槽了类似问题 。 匡威爱好者莉莉(化名)向采访人员展示 , 今年预售期间自己一口气买了三双匡威——褐色买下来248元 , 蓝色259元 。 预售结束 , 莉莉发现使用自己在直播间蹲到的券直接购买反而更便宜 。 申请退款后 , 莉莉重新下单相同的三双鞋子 , 最后每双平摊下来只要190元 。 另一消费者小田(化名)也向采访人员展示 , 自己抢到直播间1000元-300元券后 , 再叠加平台活动 , 最后三双匡威到手价只要511元 , 平均每双170元左右 。
不难发现 , 这些被消费者吐槽的商家具有共性——预售时宣传最低价 , 预售后发放优惠力度更大的消费券促销 。 对此 , 采访人员致电12315 , 接线人员表示 , 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由12315出面督促消费者和商家和解;二是帮消费者联系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投诉的方式解决 。 且这两种解决方法都要历时7天左右 。
那么商家预售后加大促销力度的行为是否违规?“随意”限时发放大额优惠券又是否扰乱市场定价?商家退差价又是否应该一视同仁?
对此 ,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 , 商家预售后又加大促销力度并不代表预售时的宣传就是违规的 。 “只要商家在预售时售卖的价格确实是当时所有在售商家中最低的 , 便可以宣称全网最低价” 。 此外 , 商家限时发放大额优惠券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促销行为 , 且优惠券本身就是一种赠与性质 , 消费者没有抢到更优惠的价格 , 损失也应当消费者自己承担 。 至于退差价则属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承诺 , 价保政策并非法律强制规定的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与赵占领意见相似 。 薛院长专门研究电商法等相关法律 , 他认为 , 商家的上述行为是否违规 , 主要看直播售卖时是否明确最低价的适用范围 。 如果主播在直播时明确说明面膜的价格是全年度最低价 , 则商家后续行为就属于违约 , 消费者有权要求补差价 。 民法典规定 , 如果商家的宣传内容明确具体 , 并且对当事人订立合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 则构成合同内容 。
薛军表示 , 主播在直播时承诺“最低价”应该明确说明适用时间范围 , 类似“史低价”、“全网最低价”等表述带有模糊意味 , 并不能用来判定违规 。 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应该多根据以往经验 , 不要轻易听信商家的模糊表述 。 直播抢优惠券的促销手段也是市场经济的正常部分 , 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 是否违法也应该根据商家直播时是否带有明显的欺诈色彩判定 , 例如不明码标价 。 “我们要尊重市场(自主调节)规律” 。 商家并未有违约或者违规行为 , 但是它的名声会受到影响 , “这就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神“宽胯”的鲨鱼裤美女,擅长打造优雅靓丽风,魅力无穷
- 计划真为难江疏影了,跟84斤的佟丽娅同框,腰勒的衣服全是褶子
- 氧化人到多少岁开始有老年斑?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早知早好
- 下巴伊人小课堂 | 护肤:人人都有的“面霜”,怎么用才有效?
- 差不多8年过去了,《爸爸去哪儿》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你还能认出几个?
- 穿衣搭配 辛芷蕾“野味儿”发型太阴森、好诡异?剪成高晓松真的只怪你。
- 画质她画着早已过时的非主流烟熏妆,却让这期杂志脱销了…
- 人体宝宝护肤品提到的角鲨烯,居然这么神奇?!
- 棕色童瑶的私服搭配挺“普通”,棕色大衣配贝雷帽简约大气,挺显气质
- 什么发色分享:5款高级的蓝色发色,你喜欢哪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