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过得舒服的人,都在拒绝“心理内耗”( 二 )
古人说:
“人是三截草 , 不知哪节好 。 ”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时区 , 没有谁的生活值得羡慕 。 我们是单独的个体 , 有自己独特的小宇宙 。 有些人看似走在前面 , 有些人看似落在后面 , 其实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规律 。 做人最怕的 , 就是用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中分享过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朱光潜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 , 他每天晚上都会去河边散步 。 每次都是沿着东岸去 , 过了桥再沿着西岸回 。 他说:
“走东岸时 , 我觉得西岸的景色比东岸美;走西岸时 , 又觉得东岸的景色更美 。 ”
我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会被外界所迷惑 , 而忘记自己真实的美好 。 一个人的不幸 , 是从羡慕别人开始的 。 拿别人的成功 , 动摇自己的信心 , 只会走向“我不行”的逻辑死角 。 时间久了 , 难免陷入频繁的心理内耗 , 逐渐丧失对生活的期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远离心理内耗 , 活出轻松人生诗人贺拉斯说:
“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 就是胜利的契机 。 ”
面对心理内耗 , 从了解到重视 , 再对症下药地解决 , 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
01切断内耗来源
电影《刺猬的优雅》中有句台词:
“从外表看 , 她满身是刺 , 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坚不摧的堡垒 。 ”
片中的独居门房荷妮 , 觉得全世界都不会对自己好 。 她将自己关在小屋里 , 整天胡思乱想:当有人过来敲门 , 她纠结怀疑 , 只好爱答不理;当爱情到来时 , 她犹豫徘徊 , 不敢相信……荷妮困在自我建立的牢笼里 , 每天和敏感的内心做斗争 , 始终不敢迈出房门一步 。 后来 , 新搬来的绅士小津打开了荷妮的心门 。 他对荷妮说:“我们能做朋友 , 甚至是我们希望的任何关系 。 ”荷妮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 才发现一切的苦闷都是“自找的” 。 曾听一位老人说过:
“一生中烦恼太多 , 但大部分担忧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 ”
无关的思绪 , 是心理内耗的来源 。 切断它们最好的方式 , 就是打开心门 , 做真实的自己 。 当你开始拥抱世界时 , 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本来就很美 。
02学会思维聚焦
心理学上 , 有一个“挠痒定律”:本来并不觉得痒 , 但是闲来无事挠了一下 , 结果就越来越痒 。 情绪也是如此 。 当注意力处于松散状态 , 很多繁杂的思绪就会不断涌上来 。 当琐碎占据了整个的思考空间 , 人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心理内耗 。 饱和注意力 , 是治愈内耗的一剂良药 。 小说《奇迹》中的小男主奥吉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觉得自己长相不好 , 喜欢戴着头盔上学 。 因为他不同寻常的行为 , 同学们不免多看他一眼 。 结果大家的议论 , 反而加剧了奥吉的烦乱思绪:他越来越不敢摘下头盔 。 后来 , 奥吉在妈妈的鼓励下 , 勇敢摘掉头盔 , 他才发现原来大家丝毫不在意他的长相 , 很乐意和他交朋友 。 有句话说得好:
“我们所有的痛苦 , 都是因为我们不善于过滤 。 ”
生活从来都是大江横流 , 太关注外界的影响 , 会逐渐失去自我 。 专注于自我发展 , 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想做的事情上 , 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
文章图片
03降低过高期待
期待越高 , 遗憾越多 。 很多苦恼其实都是因为天不遂人愿 , 事不从人心 。 但是生活自有波澜 , 没有谁会一直顺心 。 与其庸人自扰 , 不如降低过高的期待 。 看过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一天 , 上帝答应分给两个穷人一人一块地 。 上帝给他们一天的时间 , 能用步子圈多大地 , 就都属于自己 。 两人很高兴 , 天一亮就出发 , 一刻也不敢耽搁 。 到了中午 , 眼看着时间已经过半 , 一个人怕赶不回去 , 赶紧回头 。 但另一个人一心期待着走得越远 , 圈的地就越多 , 于是一直向前 。 结果可想而知 , 后来他拼命往回跑 , 也没有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 。 期待过高 , 终至一事无成 。 把眼光放得太远 , 很容易忽略当下的步伐 。 生活需要我们做的是设置具体而可实现的目标 , 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 。 正如作家安妮宝贝所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真正的放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忘掉这个人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努力逼自己做好这三件事
-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
- |“真正旺夫的女人,身上都有这5个特征”
- 婚姻 真正幸福的女人,大多看清了这3个婚姻真相,难怪生活越来越好
- 恋爱|真正聪明的女人“治服”男人,其实只有一个手段,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