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廿三的节日风俗,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1、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吃什么?腊月二十三吃饺子、关东糖、年糕、麻糖、炒玉米、面花等 。腊月二十三一般指小年,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 。
因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小年夜”、“小年晚” 。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 。
腊月二十三民间习俗:
1、祭灶,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 。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 。
2、扫尘土
小年这一天,还是扫尘的日子 。岁末扫尘的习俗在宋代已经形成,那时在除夕 , 明清时期一般集中在送灶神之后,民间说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无所顾忌 。当然民间也有在送灶前清扫的,他们有着另外一种解释,说灶神画尘记善恶之事 , 准备以此为根据报告天帝,为了抹掉灶神的记录,于是在送灶前,人们将烟尘掸去 。

农历腊月廿三的节日风俗,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腊月二十三有什么风俗1、吃灶糖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 , 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 。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 , 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 , 质料很重很细 。
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尝糖瓜,来度过小年节令 。此外,饺子、火烧也是小年的特色节令食品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 , 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 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2、祭灶
既然要送灶神,当然少不了“祭灶”仪式,这是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 。小年这天 , 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 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旧的灶神画像揭下 。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
3、剪窗花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
农历腊月廿三的节日风俗,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区的小年夜;在古代 , 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 也就是说 ,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 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 , 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 , 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
小年活动:
1、剪窗纸,剪纸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在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剪贴窗花,为新春的到来做准备 。剪纸的内容各种各样,例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