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感受、认同自己的情绪,进而管理情绪,与家长的做法有关
文章图片
早上带小宝下楼做核酸 , 路上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滑板车飞奔 , 不留神摔了一跤 。
然后他飞快地爬起来 , 抱着他妈妈的腰 , 很紧张地看着妈妈 , 说:“妈妈 , 妈妈 , 我昨天看了一个小视频……”
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孩子明明摔倒了 , 还未知受伤与否 , 但是他如此紧张地爬起来 , 不顾自己 , 不敢哭闹 , 却担忧着妈妈的情绪……是曾经发生过什么 , 让他在摔倒或者可能受伤的时候 , 并没有得到安抚 , 而是训斥或者更甚的待遇 , 才导致他有如此表现?
文章图片
在我看来 , 孩子的哭泣是他正常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 压抑他们的哭泣 , 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不能得到疏导 , 无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 。
而作为家长 , 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 , 比如担心、比如关心、比如过分紧张 , 在面对孩子哭泣的时候 , 处理不当 , 从而导致孩子的异常 。
文章图片
1、谴责
这是很多家长最为常见的一种做法 , 一边关心 , 一边谴责 。
比如孩子摔了一跤 , 最初一定是哇哇大哭的 , 但若是旁边的家长一边心疼 , 一边着急:“快让我看看摔伤没有 , 你下次能不能小心点儿!”即便是心疼的口吻 , 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谴责 , 他们就会渐渐地在受伤之后 , 收敛自己的情绪 , 改为惶恐与无助 , 甚至企图隐藏伤口转移家长的注意力 。
这就是孩子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情绪上的认同和安抚 , 从而不敢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 , 渐渐地随着成长 , 必定与父母越来越远 。
文章图片
2、转移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 , 有些父母会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停止孩子的哭泣 。
比如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哭泣 , 父母立即打开手机、电视等:“快看 , 这是你喜欢的……”或者拿出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水果给孩子 , 孩子的关注点被吸引 , 从而忘记了哭泣 。
这种做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 正常的情绪宣泄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 , 在长大后只能采取错误的方式 , 比如鸵鸟政策 , 或者暴饮暴食来面对各种挫败和不顺 。
文章图片
3、推脱
把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 推脱给其他人或者物 , 看似摆平了孩子眼前的情绪 , 其实不良影响更大 。
比如孩子走路不小心 , 撞痛了自己 , 开始哭闹 , 家长就会立即出来 , 一边安抚孩子 , 一边责怪“都是桌子//门//地板等等不好 , 让宝宝疼疼了 , 打它们!”
好吧 , 这样做看似让宝宝一时舒心了 , 但实际上养成了他们推卸责任的习惯 , 动辄把自己的错误推卸到别人身上 , 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更不愿面对自己的失败 , 无从从失败中总结真正的经验教训 。 总之都是别人不对 , 自己就是完美的 。 试想 , 这样的人将来走进社会 , 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吗?
文章图片
那么 , 当孩子出现愤怒悲伤的哭泣时 , 父母要怎么做才好?
首先是接纳 。
接纳孩子的情绪 , 明白哭泣是孩子的一种情绪宣泄 , 经历这个过程 , 他的心情才会真正平静下来进行思考和复盘 。
【孩子能否感受、认同自己的情绪,进而管理情绪,与家长的做法有关】所以 , 接纳孩子的情绪 , 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肯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妈妈有洁癖,给孩子带来的成长烦恼和健康问题,你get到了吗?
- 考上了一本大学,孩子有些失望,家长很纠结,网友却表示羡慕
- 孩子爱吃面条是好事,但有几种面条要少吃,没营养且不健康
- 90后为人父母有多不靠谱?宁苦孩子不能苦自己,绝对是亲生的
- 对话“送儿子上北大”的鸡蛋灌饼店主:对孩子成绩从不强求,凡事只要尽力就好
- 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好吗 命运如何
- 2020年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好不好 命运如何
- 心灵甘露 | 良好的家庭关系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 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10个亲子小游戏,赶快收藏起来!
- 谢谢你的在乎 谢谢你的在乎,让我感受到真情,让我享受着呵护,让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