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讯|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杯水,很多人都没喝对!( 二 )


至于苏打水 , 因为它是碱性的 , 有些人觉得常喝能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 保持健康……
对此专家表示 , 喝水真的没那么复杂 。
矿泉水中虽然有矿物质 , 量却很少 , 既满足不了日常所需 , 也并不会对人体器官造成负担;而人体的酸碱度是绝不可能通过食物亦或是喝水改变的 , 需要依靠完整的体液调节系统 。
一般只要水质合格都可以放心饮用 , 不必过分纠结到底是哪种水 。 补足水量 , 往往比选择哪种水重要得多 。
喝水不是越多越好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建议:男性每天喝达到1700ml的水;女性则是达到1500ml 。 但这个推荐量是对于健康人群而言的 ,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则需区别对待:
慢性肾病患者
这类患者易出现尿少和水肿的现象 , 意味着喝进去的水无法正常排泄到体外 , 因此喝水量需要根据尿液的多少来调整 。
全天适宜的水量= 500ml+前一天小便量 。 比如说你前一天的尿液量约在800ml , 第二天摄入的水应该控制在1.3升左右 。
提示:这里所说的水 , 不仅是饮用水 , 还有蔬菜、水果、牛奶、粥等中的水液 。
心衰患者
心力衰竭的人本身因心肌收缩舒张障碍 , 使得血液淤积 , 有水肿情况 。 如果饮水量较大 , 体液量增加 , 血液可能变稀并增加血容量 , 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情况 。
而且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 肾脏受到影响 , 可表现为小便量变少甚至没有小便 。 因此 , 饮水较多 , 代谢过少时 , 水液出入失衡 , 反而加重心衰 , 更易诱发意外!
控制饮水量是心衰护理非常重要的一环 , 严重的心衰病人几乎要控制在800毫升以内 , 具体可以咨询一下医生 。
服用一些治疗胃溃疡药物的人
患有胃溃疡的人 , 服用的一些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 , 这些物质会与胃内渗出的蛋白质结合成凝胶状物 , 覆盖于胃黏膜表面 , 对胃部粘膜形成保护 。
这个时候喝水太多 , 可能会降低药效 , 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
这几个时间点需要补充水分
除了早上起床后 , 其实一天当中 , 还有几个时间点也需要补充水分:
饭前半小时
饭前半小时胃是空的 , 胃酸浓度较高 , 又没有“消化任务” , 饥饿感比较强 , 喝一杯水能稀释胃酸 , 辅助缓解饥饿感 , 也可以让肠道为食物消化做好准备 。
有些人担心喝水会稀释胃液 , 反而导致消化不良 。 其实不是边吃饭边喝水或是饭前饮用过多 , 一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
午睡后
午睡时人体体温升高 , 导致一部分水分变成汗液蒸发 , 再加上肠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水分 , 容易感到口渴 , 此时补充200ml的水刚刚好 。
下午三四点
这个时候已经工作或者学习较久 , 人体会出现一定的疲惫感 , 此时喝水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还能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 , 减少赘肉的产生 。
晚上睡前1小时
睡觉时人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和汗液蒸发而不断流失 , 血液粘稠度也会进入高峰 , 因而有必要在睡前1小时的时候补充200ml左右的温水 。
这个量不用担心晚上要起夜上厕所 , 也不用担心第二天会水肿 , 同时有助于稀释血液 , 对身体好 。
起夜时
不少人有起夜的习惯 , 特别是中老年人 , 有时会有夜尿频繁的症状 。 起夜之后可以补充一杯100ml毫升的水 , 能降低高血压、夜间糖尿病发作的风险 。
特殊时期
①感冒发烧时 , 喝水能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 , 利于疾病康复 。
②呕吐腹泻时 , 能够避免脱水 。
③便秘时 , 多喝水能刺激肠蠕动 , 促进排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