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中医学社|千年前的张仲景,曾亲历瘟疫之灾,他的学术对当前疫情有何贡献?


金兰中医学社|千年前的张仲景,曾亲历瘟疫之灾,他的学术对当前疫情有何贡献?
文章图片
金兰中医学社|千年前的张仲景,曾亲历瘟疫之灾,他的学术对当前疫情有何贡献?
文章图片

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 , 源自于中国医书典籍的“三药三方” , 在此次疫情的防治中 ,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 其中“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 , 就是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获得的启发 , 将多种经典的药方融合起来 , 有针对性地治疗病症 , 那么张仲景这位千古名医 , 对今天的我们究竟有怎样的启示呢?
张仲景“医圣”的名号 , 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 , 在他年幼的时候便拜师学医 , 更是立下了“进则救世 , 退则救民”的远大志向 , 这也为他以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医 , 奠定了基础 。 “医圣”二字 , 这不仅体现了张仲景高超的医术 , 更是突显了他济壶救世的医者仁心 。
在东汉末年 , 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 , 瘟疫病邪的流行 , 人们在伤寒邪气之下 , 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 张仲景的家人也成为了其中的受害者 , 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 , 因为伤寒病邪 , 死亡的人数“十居其七” 。
在亲身经历了瘟疫带来的惨剧之后 , 张仲景便决心研究治疗伤寒病症的方法 , 通过继承前人医家的思想 ,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 不仅救治了大量的病人 , 更是为后世留下了经典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 , 这本经典的医书更是和《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 , 一同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 。
在西医逐渐普及疾病治疗领域的主流趋势下 , 为什么千年的古代药方 , 依旧能在当代守护我们的健康呢?中医又为何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 ,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 , 就已经告诉了我们 。
“方书之祖” , 这是对《伤寒杂病论》极高的赞誉 , 张仲景在医书中收录了很多的经典药方 , 其中的诸多药方更是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 。 比如此次防疫中的“三药三方” , 几乎都是在传统经典方剂的基础上 , 研制而成的 。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成为了中医的经典 , 不仅是里面的诸多药方 , 还在于它的治病思想 , 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 将人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与只关注病情 , 不注重病人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中医诊治 , 看重的是人 , 看重全局 , 而不是只注重局部 。
无论是从《黄帝内经》 , 还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乃至后世的经典著作 ,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 , 中医学是经过了几千年的人民思想融合的结晶 , 更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古老的中医学以独特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
【金兰中医学社|千年前的张仲景,曾亲历瘟疫之灾,他的学术对当前疫情有何贡献?】【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作者周浅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