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_时政|孟加拉气候难民:赖以为生的故土被淹,大城市无以为生,他们要何去何从?

根据预测到2050年 , 全球会有数亿人因气候影响而流离失所 。
因气候影响 , 很多地势低洼的临海国家 , 面临着不断增加的水患风险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
英国威尔士、斐济、孟加拉国等国家的一些地区 , 河水、海水淹没家园 , 几近灭村 , 很多社区迫不得已 , 只能全体撤离 , 当中的挑战远远不止于不便 。
旧日家园已然物是人非 , 搬去大城市又无以为生 , 寻找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成为当务之急 。
孟加拉国_时政|孟加拉气候难民:赖以为生的故土被淹,大城市无以为生,他们要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

01
因气候灾难流离失所
29岁的莫妮拉·卡顿在丈夫突然遗弃她后悲痛欲绝 。 雪上加霜的是 , 回到父亲身边后 , 她又面临另一个打击:父亲很快就去世了 。 因此她一个人要照顾另外三个家庭成员 , 而她没有任何工作 , 不知道如何养活他们 。
“我失去了一切 。 周围一片黑暗 , ”卡顿说 。 “我父母的家被河水侵蚀了 , 我们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 ”
最终 , 她在孟加拉国第二大海港所在地 , 西南城镇勐拉市的一个经济特区的一家工厂 , 找到了工作 , 该工厂雇佣了数千名气候难民 , 卡顿是其中之一 。
02
勐拉:应对灾难的一种可能模式
这些难民来自孟加拉国 , 受气候影响失去了家园、土地和生计 , 但在距孟加拉湾内陆约 50 公里的河畔小镇找到了新生活 。
现在约有15万人居住在勐拉 , 许多人是从孙德尔本斯森林附近的村庄搬来的 , 孙德尔本斯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 , 横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边界 , 濒临灭绝的孟加拉虎就栖息于此 。
气候变化迫使人们在境内或境外迁移 , 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现实 ,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将加速 。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 , 未来30年 , 1.43 亿人可能会因海平面上升、干旱、高温和其他气候灾难而背井离乡 。 亚洲已经是受灾最严重的大陆之一 , 其领导人正争先恐后地应对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
达卡国际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心主任萨利穆尔·胡克等气候科学家正在将勐拉称为难民的气候适应型城镇 。
孟加拉国_时政|孟加拉气候难民:赖以为生的故土被淹,大城市无以为生,他们要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

“在气候适应方面 , 勐腊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 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气候难民如何通过新的机会 , 新的适应方法改变他们生活的一个例子 , ”胡克说 , 他的研究所在进行环境研究 。
“勐腊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机会 。 凭借其海港和出口加工区 , 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 , 勐拉镇已成为一个不同的故事 , ”胡克说 。
“现在 , 我们希望将勐拉模式复制到孟加拉国至少十几个沿海城镇 , 作为气候难民的安全之家 , ”他说 。 “目前 , 我们正在与近6个城市的市长和官员讨论勐拉的成功 。 ”
胡克说 , 十多个卫星城镇都毗邻海港和河港等经济中心 , 已被确定为潜在的移民友好地点 。
胡克说:“这些都是人口高达50万的二级城镇 , 每个城镇可以再容纳50万气候移民 。 ” “因此 , 我们可以在未来十年内为至少1000万气候移民提供替代方案 。
03
到 2050年 , 孟加拉国将有超过 1900万国内气候难民
气候科学家表示 , 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 数百万人面临流离失所的风险——由于海平面上升、河流侵蚀、气旋风暴和咸水入侵 , 他们成为气候难民 。 世界银行在去年的一份新报告中表示 , 到 2050年 , 孟加拉国将有超过 1900万国内气候难民 , 几乎是整个南亚地区预计人数的一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