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意味着旺盛的精力、澎湃的激情、姣好的容颜与身段、追逐理想的无限可能……是以有很多人 , 尤其女性 , 慕求“冻龄”和“逆生长” , 为各种刻意营造的焦虑买单 , 试图对抗时间的磨损 。 然而 , “不老”是一种什么状态?肉身的老去无法逆转 , 精神呢?这真的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 。
作家叶弥用一段发生在半个世纪前似幻似真的故事向我们分享她的理念:皮囊的老去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 , 在韶华流逝前 , 思想和灵魂已经早衰 。
历史上传奇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她们只会死去 , 不会老去 。
与历史匹配 , 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读到的真正“大女主”并不算多 。 叶弥新作《不老》的女主人公孔燕妮算是“大女主”吗?不论答案与否 , 孔燕妮是个值得留在文学长廊上的女性形象 。
本文图片
《不老》 , 叶弥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7月
作家叶弥如女娲造人般倾尽心血塑造了孔燕妮 。 她身上有不同时代、不同年段女性的影子 , 这些身影重重叠叠成了孔燕妮 , 也显现了新时代女性复杂而艰难的觉醒过程 。 这种自发的觉醒是女性真正获取平等独立 , 活成自己的内驱所在 , 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 , 直抵当下和未来 。
很难用一句话描述清楚孔燕妮 。 她容颜美好 , 行为“离经叛道” , 35岁了还没有固定男友 。 置即将出狱的男友不顾 , 和小自己七八岁的俞华南谈起了只有25天的恋爱……她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传奇” , 又沦为吴郭邻里茶余饭后的谈资话柄 , 乃至众人怒斥的对象 。 没有她 , 吴郭人的生活会无趣很多 , 每个唾骂她的人 , 对她的生活又充满了被压抑的暗搓搓的渴望 。 “她做的事情 , 都是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 。 每次她开始冒险 , 就是大家的节日 , 从心里感到痛快 , 怒气冲冲的人也会缓和下来想一想 , 原来生活还能这么过 。 ” 这个形象复杂又独特 , 既是“不老”的象征 , 恰又代表着这个命题的辩证性 。 某种意义上 , 她确实有着女性自发的觉醒 , 有着独立于世、独立于物的自主性 , 但同时 , 她并不是落入凡间的仙子 , 她也是这世上被伤害过、被不公允对待的一方 , 逃不开女性这个群体可能面临的共同遭遇 。
尽管并不完美 , 孔燕妮身上有着特别可贵的品质:不为外力折损的韧性 , 随时准备着重建和新生——这是女性以柔克刚的力量 。 无需女权主义加持 , 女性本身就有无穷的力量 , 也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孔燕妮对世俗眼光、他人敌意一笑置之 , 遵从内心一场接一场地恋爱下去 , 一次次试图让自己冰冷的手再热起来 , 不轻易定论自己的未来 。 小说背景设定在1978年 , 变革的时代带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安 , 但追求自由、忠于人性的勇力还在 , 希望就还在 。 一如孔燕妮这样为自己打气:“不怕 。 毁灭了再建 。 我还不老 , 失去了还可以重新建起来 。 ”
孔燕妮为什么会成为孔燕妮?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土壤 。 20世纪40年代生人 , 长在知识分子之家 。 母亲谢小达做过“革委会副主任” , 性格激越 , 一生向往着“妇女解放” , 却终究没能解放自己 。 她眼里容不进沙 , 背叛过爱情 , 又被爱情背叛 , 最后被令她绝望的生活拖垮 , 不再挣扎 。 她爱自己的女儿 , 但只想让女儿成为另一个自己 , 自己不知如何成为一名母亲;父亲孔望山是心理医生 , 温和儒雅 , 却因与谢小达的婚姻早早走到尽头 , 远离吴郭 , 成为电话那头遥远的“声音” , 给她一些精神慰藉 。 另一位对她影响很大的是知书达理、诗意栖居的老知识分子“谢爷爷” , 也是孔燕妮的启蒙老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命运|夜读|命运如刀,二舅如歌
- 爱情|男人,有一种方式可以“撩动”一个中年女人的心
- 彩礼|整治婚俗乱象,高价彩礼被打击,农村“光棍们”咋看?
- |新民快评|“二舅”没有躺平,那我们呢?
- “高情商恋爱聊天”喜欢的女生突然不理你了,是考验还是拒绝?
- |乌克兰总统抱紧爱妻亮相杂志,“素颜”入镜显沧桑,却遭国外网友抨击
- 本文转自:新民网讲述农村残疾人故事的“二舅”短视频忽然大热 新民快评|“二舅”没有躺平,那我们呢?
- “给你女儿带娃,就别怪我不给你养老”婆婆冷笑:早防着你这手了
- “老大出30万老二出20万,帮你们妹妹买房”母亲情商低,儿女遭殃
- “儿媳伺候得舒心”母亲多次赶走女儿,儿子:我老婆回娘家久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