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路上的你我|外国人起的爆款中文名,我看傻了!( 四 )
2003年 ,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的副手哈里斯(Kamala Harris)参选旧金山地检官 , 邀请了华人律师好友的父亲为自己起中文名字 。
起好中文名后 , 哈里斯立刻邀请了中文媒体进行报道 , 自此华语媒体刊登关于哈里斯的文章统一称呼她为“贺锦丽” 。
中国文化讲究入乡随俗 , 起中文名自然是第一步
从政界开始 , 经济人士、娱乐产业 , 越来越多的海外名人加入到起中文名、中文昵称的行列中 。
南锣鼓巷创意店 “创可贴8”的英国CEO Dominic Johnson-Hill给自己就起了江森海这个浪漫的中文名 。
不仅是为了入乡随俗 , 江森海真正喜欢的是这个本土化中文名背后的意义与波澜壮阔的无限想象 。
不过 , 比起文化喜爱和政治意义 , 有个中文名字更实用的一点是 , 在中国生活真的会方便很多 。
来中国参加选秀的泰德混血选手尹浩宇 , 泰文原名是:???????? ??????????;德语名则是:Nattawat Finkler 。
如果没有个中文名 , 粉丝们连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 , 更别提助力他出道了 。
于是在节目组要求每个选手要有一个中文名时 , 他认真地选择了一个能表达个人性格与经历的名字 , 也向粉丝们传递了他小小年纪来异国闯荡的决心和目标 。
外国友人们来到中国 , 笨拙而努力地学习中文拼音、发音 , 学习汉字 , 理解并记住每个部首的用途、每个词汇的内涵 , 将学习文件与小纸条贴满了床头 。
他们用复杂的汉字练习书写自己的中文名 , 尽管写得不够规范 , 但每一划都透露着认真 。
“那是伴随一生的名字 , 没有人会乱来 。 ”
其实就像中国人起外国名也频繁翻车一样 , 我们在面对陌生语境时也会不可避免地跳入一个又一个坑 , 犯很多啼笑皆非的错 。
但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 初逢一个未知新世界的喜悦 , 和拥抱别国文化时那股笨拙的热忱和真诚 , 都是相同的 。
@slumbers/知乎
化繁为简 , 我们会发现起个名字这件事 , 初衷也许真的很简单 。
就像外国家族传统的起名方式 , Jack的儿子叫Jackson , 孙子沿袭曾祖父的名字叫Tom一样 , 外国人们会选择自己崇敬、认可 , 并且以其为榜样的中国形象作为中文名 。
叫李逵的人除了身型与肤色 , 其实更希望的是在生活中如李逵一般豪迈英气;
叫李小龙的人除了热爱中国功夫 , 其实更佩服李小龙身上那份硬朗与骨气 。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 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 , 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 ”
所以 , 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司徒报国 , 或者结识一位黑得发亮的新朋友李逵时 , 不必为他的名字感到震撼 。
毕竟 , 起一个中文名还只是他的一个初体验 , 对于中华文化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