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无事生非源于心理失衡
第二章:别以为别人也在乎
第三章:沉默在沟通中的意义
第四章:人生的“地下室”
第五章:不当欲望的奴隶
有句话叫做:无理取闹,必有所图 。那么无事生非呢?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无事生非?对于这些心理失衡的无事生非者他们的不平衡又在哪里?
无事生非源于心理失衡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五十八回中把强盗分为上百种,其中一种就是“无事生非”,即无端制造麻烦 。到了现在,这一成语中所指的蛮不讲理的强盗少了,见风就是雨、造谣惑众的“长舌”者却越来越多 。
无事生非者爱嚼舌头,无非出于几种目的 。一、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这属于价值观偏颇、道德感缺失范畴 。二、“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内心有许多欲望纠结的人,往往通过添油加醋地议论别人,把这些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让被压抑的“本我”逃过“超我”的审视,痛快地喘上一口气 。三、“皇上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在一个群体中,大家注意的焦点是不断转移的,而在添油加醋、传播是非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被关注的“新闻人物” 。
其实,这三种情况都是出于心理失衡,而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无事”,不过这个“事”理解为追求和劳作,也就是说,生活无所事事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 。在近期的《环球科学》中,美国心理专家凯利·兰伯特就指出,从远古开始,自然就赐予了人类一种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 努力奖赏——— 当人获得保持和促进生存的资源时,大脑会依照“程序”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由此提高人们控制外界环境和对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能力、带来更积极乐观的情绪 。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的报告指出,比起饱经风霜、辛苦劳作的中老年人,坐享现代化成果的年轻人却更加抑郁 。另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中期出生的人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20世纪早期出生的人的10倍 。也就是说,现代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剥夺了我们双手劳动的机会,也就使我们对抑郁症等疾病没有“还手之力” 。
由此可见,改变无所事事的状态,多给自己找一些有益于事业成就、身体健康的事情做,以此促进5—羟色胺和内啡肽等情感激素分泌,这比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来得自然和有效,能从症结上解决心理是非 。而“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心理症结没有了,由此产生的口头是非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 。
别以为别人也在乎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 。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 。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 。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 。”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 。”朋友点了点头 。
现在的人常常将获得了官职、名气、金钱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有了它,就觉得自己眉毛都高了三分,生怕衣锦夜行 。但我们却很少考虑你炫耀这些东西的时候别人怎么想,也很少考虑炫耀到底是否真的有助于打造自己的形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商标转让麻烦吗 商标怎样转让
- 怎么哄婆婆开心
- 快评丨文具盲盒“开出”三无、色情乱象,是在制造不安全感
- 3类孩子入园后会“麻烦不断”,想要娃“混得好”,从三方面入手
- 十招教你哄婆婆开心
- 名字测分免费算命_管好自己的嘴,说话能惹上麻烦的主星
- 想哄婆婆开心只要十招
- 想哄婆婆开心仅需十招
- 想哄婆婆开心只需十招
- 想要儿子幸福就别制造婆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