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家之一”的肖全 回望传说中的八十年代( 三 )


二十世纪充满了不安定 , 转入新的世纪 , 人类仍在狂奔 , 现实与前路仍不确定 。 米兰?昆德拉在一篇《加速前进的历史里的爱情》的短文里 , 提到了这一现象 , 说:“历史的加速前进深深改变了个体的存在 。 过去的几个世纪 , 个体的存在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里进行 , 如今却要横跨两个时期 , 有时还更多 。 尽管过去历史前进的速度远远慢过人的生命 , 但如今历史前进的速度却快得多 , 历史奔跑 , 逃离人类 , 导致生命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四分五裂 。 ”昆德拉所说的这个处境 ,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领教 , 显然 , 百年中国 , 尤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 , 属于这变动最剧烈的部分 。 是的 , 越过了山丘 , 世界完全不同 。
如今这个时代 , 知识分子受社会关注的程度急剧下降 , 全社会进入了一个清醒地追逐自我利益尤其是世俗财富的时代 , 增长压倒了启蒙 。 这使得以往处于社会关注焦点的知识精英逐渐淡出了公共视野 , 在闷声发大财的社会氛围下 , 谁还去关注什么思想和学术呢?于是 , 全面放纵的迷狂控制了心灵 , 让人一头栽进直观性、实用性 , 拒绝所有的伦理考虑、价值反思 。 在这一片混浊与阑珊当中 , 人们以无方向为导航 , 又以没有价值为最高价值 。 人们的心灵 , 和历史上被洗劫焚毁的城市一样 , 除了瓦砾废墟外空空荡荡 。
作者:黎荔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家之一”的肖全 回望传说中的八十年代
文章图片
当下的这个中国 , 某种意义上就是从1992年开始的 , 那是全面商业化、城市化、泡沫化、碎片化、娱乐化开始的时代 , 从90年代到今天的二十几年 , 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段落 , 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 现在和八十年代比较 , 八十年代中国处于另一个时代 , 与今天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 或者说巨大的落差 。 可以说今天是90年代的结果 , 90年代是今天的开端 。 没有八十年代什么事了!越过了山丘 , 有人出国了 , 有人下海了 , 有人改弦更张了 , 有人找到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生存方式 , 以致1980年代的那些文化特征迅速隐退 。 老炮儿不是散落在时代的边缘地带、旮旯角落 , 就是与八十年代的那一批人 , 在肉体生命上有连续性 , 在心灵生命上早已判然两分 。 比如 , 如今在作家、文人和知识圈里面 , 价值虚无主义已经相当泛滥 。 讲什么话、做什么事 , 可以不问是非善恶 , 只要好玩、有利益可图就可以了 , 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当下 。 谁一本正经 , 太认真 , 谁就为世人不容 。 这股价值虚无主义之风在文学界尤甚 。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 , 站在思想解放最前沿的 , 代表着国家和民族良心的 , 不是别人 , 可正是作家群体啊!
有时我会认为 , 那些神话化八十年代的人 , 是因为他们失望于当下的智识生活 , 因而把八十年代理想化、神圣化 , 从而获得一种相对于年青一代的优越感 , 这是他们的文化资本 。 但无论如何 , 八十年代 , 是中国告别现代迷信、修复公共空间的时代 , 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延续的时代 , 所以反省、批判的特征极其明显 , 尽管这种反省和批判都很肤浅 , 基本上是浅尝辄止 , 但毕竟在中国思想解放、文化启蒙的历史道路留下了鲜明的脚印 。 我没有来得及以成熟的身心出现在那个年代 , 但我想我总有属于我的年代 。 心灵像一个有魔力的背囊 , 随着一个人在走 , 你背着它 , 你到海洋里 , 它就装进海水 , 背在荒山里 , 就装着荒野 。 我在我的时代跋涉 , 负着我的背囊走 , 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坡 。 也许我志在高山大海 , 最后回头一看不过走出了短短一程 , 但对于我而言 , 真是把一场人生都放在里面了 。 在我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 , 不过能做知识分子该做的一点事而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