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别人夸奖时你会感到不适//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 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够好 , 并非因为自己真的不好 , 而是我们对自我认知上的偏差 , 导致我们永远觉得自己不值得 。
这种习惯性的自我批判往往来自一些不好的成长经历 。 曾经某些负面的体验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羞耻感 , 这种羞耻感带来的不止是当下的尴尬与心理负担 , 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 让我们形成一种“我不够好”的潜意识 。
以后别人一旦批评你 , 就会持续加深你内心深处“我不够好”的意识 。 而当别人夸奖你时 , 你反而有强烈的不适感 。
本文图片
04
//原生家庭的打压影响很大//
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只有父母离异这一种 , 很多单亲家庭的小孩也能身心皆健康地长大 。 与父母离异相比 , 童年时情感被忽视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 。
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不把小孩子当一个完整的人看 , 认为孩子还小 , 还没到有心理需求和重视情感的地步 , 只要保证他们的生活就可以了 。 甚至在有些父母的认知中完全没有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这些概念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 他们心中真正的自己一直是被压抑、被否认的 , 他们毫无选择的余地 , 只能被动接受父母的安排 。
综艺《少年说》里有一位妈妈经常打压自己的女儿 , 她总说自己的女儿性格太飘了 , 必须打压 , 这是为她好 。
当女儿抱怨妈妈从来没看见自己的努力时 , 妈妈的回应也从来都是: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有多么差 。
本文图片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叫雯雯的姑娘一直被母亲严格要求 , 她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 那就是好好学习 , 其他的都不用做 , 甚至连兴趣爱好都被抹杀 。
当雯雯以全A的优异成绩进入最好的初中后 , 她发现班里很多同学不仅学习好 , 还多才多艺 , 而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 , 很多活动都不能参与 。
如果自身条件欠缺 , 可能还不会有这么大的心理落差 , 但雯雯身材高挑 , 四肢协调 , 小学时就经常被选入舞蹈队进行训练和参加演出 , 后来妈妈因为排练与补习时间冲突 , 就让雯雯退出舞蹈队 , 那会儿雯雯还小 , 什么都听妈妈的 , 可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应该坚持自己的爱好 。
雯雯上初中时 , 学校的健美操教练看中了她 , 希望她能加入健美操队 , 在征求家长意见的时候妈妈一口回绝 。 自此 , 雯雯和妈妈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表面上看 , 父母们真的很爱自己的孩子 , 人的确是要好好读书 。 但事实上 , 有些父母从未真正地看到过孩子 , 也从未试图去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 。
他们不关心你的喜恶 , 你此刻是什么感受 。 他们只知道自己需要你做什么 , 只知道自己想要你成为什么 。
作为一个孩子 ,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很无力 , 因为自己一旦被养育者讨厌 , 一旦被抛弃 , 就意味着要面临无法生存的威胁 。
所以尽管很难过、很委屈 , 他们也会压抑自己的本能、降低自己的内在需求 , 去迎合父母定下的规则 。
在这种无限退让和持续被否定中 , 慢慢就形成了“我很差劲”的固定思维 。 然后就总是觉得别人都没有问题 , 出问题的一定是自己 。
05
//我们不能满足别人的需求//
外界的声音也会变成我们评判自己的标准 , 有些人真的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尤其是那些负面评价 。 更有甚者 , 会把外界的评价当作自己的行事准则 , 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断迎合别人 , 哪怕很多事自己根本不喜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选择做厨师?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理由
- |“念北大”和“上职校”的孩子,10年后差距有多大?现实打脸父母
- |姐妹同嫁一夫,妹妹为抚养姐姐孩子一生不孕,孩子如今家喻户晓
- 男女情感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喜欢却不敢表达
- 有些男人在乎心爱之人 为什么男人把时间留给了心爱之人?
- 有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越活越不开心?”...|越是焦虑,越容易滑入痛苦的深渊
- |这2种家庭,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总是处处退让、不懂拒绝
- 婆婆|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孩子就给你什么样的老年
- |“看在孩子的份儿上,跟我复婚吧”,前妻:别跟我提孩子,你不配
- |为什么条件越差的女人,结婚要求越多?过来人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