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部落丨金克巴:少年行( 六 )


后来 , 在南方我又有过许多奇遇 , 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 譬如周君 , 在故城时只闻其名未见本尊 。 穷猿奔林的日子情急之下就想到素昧平生的他 , 仅仅以文学之名就让我觉得他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人 , 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贸然前往 。
在南头 , 从长途客车下来 , 搭上摩的 , 按图索骥找到周君的培训中心 , 他不在 , 一连问了几个人 , 都爱理不理 , 但可以确信自己找对了地方 。 因为是第一次见他 , 不知他的模样 , 生怕见了本尊也认不出来 , 便在走廊上杵着 。 每当楼梯响起跫跫橐橐的足音 , 就盯着楼梯口 。 天色暗下来 , 渐渐被黑暗势力接收 , 但是人造的光明总是不甘示弱地与之相颉颃 。 终于 , 一个个头不高但看上去健硕的青年男子拿着一份报纸走过来 , 此人正是周君 。 我们一见如故 。 周君是喝“头啖汤”的创业者 , 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培训中心 。 其实望门投止的人周君见得多了 , 不时有亲友前来投靠 , 把他那儿当成临时接待站 。 像我这样素不相识的乡亲 , 他也向来来者不拒 。 他的地盘 , 是我乍到南方时的加油站 。 那当儿如果不去投靠他 , 我十有八九只得打道回府 。 可以说他就是我的贵人 。
我暂栖在摇摇晃晃的枝头 。 恰逢中秋节 , 因为没有一枝之栖 , 加上一文不名 , 内心焦灼无比 , 这种情绪从早年起就开始隐隐地塑造着我阴郁的土星性格 , 掠过辛稼轩《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前半阕 , 很快就过渡到后半阕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月明之夜 , 我在草地上踽踽独行 。 不知何时 , 周君出现在我面前 , 给我一个月饼 , 和我闲聊片刻 。 我舍不得吃那个珍贵的月饼 , 揣了很久 , 最后委实抵不住它的诱惑 , 差不多用了全副身心去消受美味 。 自此 , 对我而言 , 世间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 。
我贸然闯入周君的世界 , 差不多把他当作亲人 。 其时 , 因为查暂住证让人心弦绷得很紧 , 于是总被一种无力感攫住 , 就算是亲友也不大愿意收留我 。 “三无”身份是流浪者的阿喀琉斯之踵 , 只需猝然一击便应声倒地 , 最终我还是绕不开拘留和遣返的厄运 。 那是一条令人战栗的特殊的流水线:某日 , 在新安湖我被两个治安队员截住 , 彼此之间有过近似人机对话的简短对白 , 未几 , 呼啸而至的警笛激起了我内心的涟漪 , 却并未演变成惊涛骇浪 , 我面色愀然而内心异常岑寂 。 一路上 , 幽暗的车厢狭小的铁窗隔开了外面如梦似幻的光影世界 , 让人错愕之余恍如隔世 。 在拘留所我亲眼目睹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妇女倒地撒泼不知如何逭祸 。 我被连夜转送到韶关拘留所 。 那一番折腾让我见过不少面孔 , 这才发现所谓“一样的天 , 一样的脸”其实并不一样 , 有的人心怀乌托邦 , 有的人身在异托邦 , 让我再不能无视命运诸神苦心孤诣的差异性安排——塑造了被稀薄却有效的大气怀抱着的芸芸众生 。 在铁栅栏里 , 有的人谈笑自若 , 有的人则目光涣散 , 有的人形容枯槁 。 我在黑暗里待了三天两夜 , 等待搭救……
一定有许多荒诞的情节穿插在少年行里 , 让我的人生丰赡起来 。 如今 , 我跟那个囊橐萧然的少年渐行渐远 , 直至变成另一个人 。 有一天 , 我或许会再次想起年少时在南方的天底下奔波颠连与看不见的风车魔怪作战 。 蓦然回首 , 曾经在风中流过的眼泪已经悄然凝结成一串温润的珍珠 。 所有的苦难都是命运别出心裁的馈赠 。 从此 , 在幸福的时刻我还是那个经受过苦难的人 , 在苦难的时候亦是那个曾经幸福的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