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丈夫去世1年,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我,在努力消解丧亲之痛( 三 )


记得为了纪念相识六周年 , 我们又去过一次那家餐厅 , 那时它还在营业 。 可是他去世后 , 我有一次路过那家餐厅 , 发现它已经暂停营业了 。
我俩也始终没有去拍过银杏 。 不是没有机会 , 而是总以为来日方长 。
丈夫|丈夫去世1年,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我,在努力消解丧亲之痛
本文图片

小蒋丈夫婚礼前写的誓言卡 。
图源:受访者供图
事实
我的姥姥快 90 岁了 , 眼花了 , 听力也差 , 事发后好久我第一次回姥姥家 , 她看见我 , 第一句话就是「他怎么没一起回来」 。 幸亏她眼睛不好 , 没看见我早已泪流满面 。
后来每次回去 , 姥姥问起他 , 我都用「加班」「出差」等理由搪塞过去 。 有一回她过寿 , 全家人一起吃饭 , 我举杯祝她长命百岁 , 她却拉着我的手说:「你要保重 。 」我想 , 她也许早已知道发生了什么 。
日常点滴最是伤人 。 在家休息了没多久 , 我就正常上班了 。
上班前我心理压力很大 , 害怕出门 , 怕见人 , 怕去单位 , 怕坐在办公桌前 。 我变得愈发胆小 , 觉得外面的世界令人恐惧不安 。 因为上一次出现在这里时 , 一切完好 , 我还可以和别人谈笑风生 , 现在已是另一番光景 。
丈夫去世的前三四个月 , 我每天都会哭一场 。 上班时 , 我经常坐在工位上哭 。 我们的办公条件很差 , 一个人挨着另一个人 , 没有格挡 , 我只能默默流泪 。
有大半年的时间 , 我的眼睛一直肿着 , 没有了神采 。 我不再照相 , 两鬓也增添了白发 。
旁人稀松平常的生活细节 , 都会让我羡慕 。 因为我觉得 , 自己平淡生活的权利已经被剥夺了 。
原先我最喜欢周五下午 。 在以前 , 我和他总在周五下班后去吃好吃的 , 有时甚至故意跑远一点 , 美其名曰更有过周末的感觉 。 但我知道 , 这一切不会再重现 。
丈夫|丈夫去世1年,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我,在努力消解丧亲之痛
本文图片

图源:站酷海洛
为了分散注意力 , 我开始强迫自己阅读 。
那段时间 , 我读了很多探讨生死的书籍 , 每读一本都有强烈的融入感 。 我也读其他书 , 让自己完全沉浸于书中的情节 , 不去想自己的事 。 什么类型的书我都看 , 唯独不看情感类的书籍 。
记得在看一本关于冰岛的书时 , 我想到疫情爆发前 , 我俩计划的蜜月旅行地之一就是冰岛 , 还做了很多攻略 , 看了很多照片 。 所以读到书里描述的冰岛种种 , 我突然之间就哭了 。
为了化解悲伤 , 我喜欢上了游泳和走路 。
游泳的时候 , 每一次将头埋进水里 , 我都尽量延长在水下的时间 , 让整个人被泳池里的水包裹住 , 好像这样 , 就能产生一种与「与世隔绝」之感 。 我喜欢一个人出门散步 , 仿佛走着走着 , 就能从这件事情中走出来 。
日子一天天过去 。 再后来 , 他的形象开始变得模糊 , 即使照片和视频就在手机里 , 想起来却像是上辈子的人 。 就连意外发生之前的自己 , 我也有些陌生 。
终于 , 我接受了他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 , 不再幻想他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 或许阴阳两隔就是这样?感觉很遥远 , 远到不论做什么 , 都倍感无力 , 连想念都使不上劲 。
半年后 , 听闻他姥爷不在了 ,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平行时空的那一边 , 多了一个可以陪他的亲人 。 他不会那么孤单了 。
恢复
春天如约而至 。 树叶在阳光下摇曳 , 可我就算晒着太阳 , 看到百花怒放 , 也愉悦不起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