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 女性议题持续活跃在公共讨论中 , 从性别视角出发的看法和辩论碎片式地出现在彼此的社交圈中 。 对于关注女性议题的出版者们来说 , 近些年也确实能在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和女性相关的书籍 。 这让人陷入了幻象:女性书籍已经足够多 , 女性群体也终将在种种问题上达成共识 。 然而 , 这并非事实 。
本文图片
上海独立书店泡芙云与一頁合作的“女性角落” 。
恰逢“三八”妇女节 , 出版品牌一頁folio联合全国50多家书店 , 在多个城市设置了以“无法定义的女人们”为题的女性空间 。 从女性书单、插画展陈到共读会 , 一頁希望创造更多看见女性作品、与女性创作者对话的机会 。 而在活动之外 , 一頁从2019年创立之初便关注女性议题 , 从国内读者最为熟知的上野千鹤子 , 到更多从女性个体出发的国内外文学及非虚构作品 , 在过去几年中 , 一頁参与和见证了女性书籍在国内的发展 。
本文图片
《闭经记》书封
【|她读|她们的“一页”:在50多家书店看见女性作品】从《闭经记》开始 , 探讨女性的故事
去年 , 一頁出品了日本诗人伊藤比吕美的散文集《闭经记》 , 作者在书中自述了以女性身份进入中年闭经前后的故事 。 这部立足于中老年女性视角和生活的作品却引发了更多年轻女性 , 甚至部分男性读者的关注 。 一頁的营销负责人张延告诉澎湃新闻 , 《闭经记》也是此次“无法定义的女人们”活动的起点 , 从这本书出发 , 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一頁一直在做的女性书籍出版的脉络 。
“《闭经记》所讨论的事情在国内出版物中很少见 , 现在许多女性主义的书籍更关心的是年轻群体 。 其次闭经这个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不被大众所讨论的 , 虽然我们说‘月经不羞耻’ , 但是很多人还是不那么乐于见到这个话题 。 基于此 , 我才希望用《闭经记》这本书和大家来做一个更密切的连接 。 ”张延说道 。
在《闭经记》出版后 , 一頁和读者以及图书博主们进行了很多交流 , 其中包括跨品牌和线下的合作尝试 。 在张延看来 , 其中有很多感受是值得传播与二次发酵的 , 而通过与独立书店合作 , 能够让这种传播得以进一步地实现 。 “从业态的角度来说 , 我们能感受到独立书店的生命力 , 这和我们的主题是有相关性的” , 她说道 。 另一方面 , 在和独立书店的交流中 , 他们发现 , 女性从业者们从自己出发 , 也愿意去讲述更多的女性故事 , 对于她们而言 , 那都是日常生活中切身经历和无法回避的部分 。 “一家书店的女性工作人员告诉我 , 她在书店工作时因为痛经晕倒过 , 后来开玩笑说 , 虽然还没有到闭经的年纪 , 但也许‘三八’节可以讲讲自己痛经的故事 。 ”负责这次妇女节活动的鱼仔对澎湃新闻说道 。
献给女性的书籍
在一頁的品牌标语中 , 有一句是“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 这是一頁做出版的一个初衷 , 在团队的理解中 , 少数人是那些不被看到、受着不公平对待的群体 , 于是 , 女性议题从一开始 , 便自然地被纳入了这条关爱少数人的产品脉络 。
《卡夫卡与少女们》书封
2019年 , 一頁出品了《卡夫卡与少女们》 , 这部关于著名作家情史的非虚构作品里 , 已经探讨了一些女性相关的话题 。 之后 , 一頁相继出版了不少女性作者的书籍 , 比如中国作家文珍和翟永明等 。 再之后 , 《我的妹妹是连环杀手》相对“出圈” , 这部类型文学作品乍看是“爽文” , 里面则牵扯到姐妹互助、性侵以及家暴等议题 , 在悬疑外壳下探讨了女性生存 。 张延说 , 去年是他们作品出版比较喷薄的一年 , 《浮世绘的女儿》《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老妓抄》《关于女儿》《闭经记》等作品 , 都延续了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分开后,男生“依旧深爱你”的3个表现
- |结婚4年!男子入狱后,女方才知道他有艾滋病!“骗来的”婚姻能撤销吗?
- |一乘客因地铁上手机外放收“罚单”!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 |带着孙女走亲访友结果“娃”丢了 民警用时10分钟寻回
- |《情满九道弯》看懂这些隐藏剧情,才明白大茂不只是“房地产商”
- |心理学:“看着异性的眼睛”,就知道你们会不会产生爱情
- |《许你万家灯火》搞懂什么是“多国协定”,才明白什么叫“屈辱”
-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 |情深深:盘点如萍的“守口如瓶”,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 |无论关系多好,请客喝酒,都要注意避开“3个坑”,免得徒留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