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 , 互帮互助 , 这是父母最想要看到的画面 。 的确 , 兄弟姐妹是我们在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 , 唯一的血缘至亲了 , 单就这层身份来说 , 就值得我们付出万分热情去为对方付出 。
只是再好的兄弟姐妹 , 要相处时如果不注意一些该有的规矩 , 那么感情也迟早会生嫌隙 。
而最容易让兄弟姐妹之间生起嫌隙的 , 莫过于随礼这件事 。
有多少兄弟姐妹因为对方随的礼不合心意 , 而在暗地里心生不满 , 慢慢地感情变淡 , 慢慢地减少了来往 , 甚至可能不再来往 。
再好的感情 , 也禁不住这些人情世故的消磨 。 你要记得 , 兄弟姐妹的感情再好 , 随礼时 , 也要懂得以下几个规矩 。
文章图片
一:要一视同仁 , 不厚此薄彼
听过一个阿姨的吐槽:她有一个姐 , 一个弟 , 她跟弟弟家住得近 , 是上下邻居家的关系 , 而姐姐就嫁得比较远 , 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往来 。
一次摆酒席时 , 她姐来看望她们 , 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 可姐在她随的礼里放了2000元红包 , 还让别人给翻了出来 。
弟弟与弟媳看到后 , 一下子黑了脸 , 从酒席上拂袖而去 , 一场酒席就这样吃得毫不痛快 。
事后阿姨问这2000元是什么名目 , 她姐姐告诉她:这是为了感谢阿姨的礼 。 前段时间阿姨姐姐生病 , 正好赶上她有时间 , 于是她就去姐姐家帮忙照顾了一段时间……
在姐姐看来无比正常的一次回馈 , 却在不合适的时间用随礼的方式给了阿姨 , 在弟弟看来 , 这就是不公平对待 , 是厚此薄彼的偏心 。
如果你无法让兄弟姐妹们看到你的一视同仁 , 亲情变得四分五裂并不是不可能 。 毕竟他只会相信他的眼见为实 , 并不会管你们之前有过多少互恩互惠 。
文章图片
二:主动吃亏 , 不斤斤计较
亲人之间最伤人心的 , 便是各种斤斤计较的做法 , 讲理这种事情 , 只适合用在亲情之外的地方 。 在随礼时 , 更不能太过斤斤计较兄弟姐妹对你的付出 。
有的人在随礼时也许会想起 , 曾经自家办事的时候 , 某个兄弟姐妹甚至没有参加;或者是即使参加了 , 但他们给你随的礼稍显寒酸 , 可能你会看不上眼……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 , 毕竟每家人经济能力不同 , 财力不同 , 也许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很高规格的礼 , 在你眼里却不过是寻常 。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 , 在你下次参加兄弟姐妹的酒席时 , 千万不要过多纠结于他们曾经给你的礼是重是轻 。
与兄弟姐妹来往 , 吃点亏不是大事 。 可以的话 , 你就偶尔做一下那个主动吃亏的人 , 宽宏大量地体谅兄弟姐妹不易 , 他们定会感恩你的胸襟 。
文章图片
三:别为了面子随超出负荷的礼
人要脸树要皮 , 世人最喜欢做的 , 便是那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 他们憋着一口气 , 总要事事比别人更强 , 而随礼可以彰显一个人的气度与财力 , 自然没有人愿意落于下风 。
有的人可能为了随礼那一刻的风光 , 情愿去送出超出自己经济负荷的礼 , 即使心痛无比也从不后悔 。
若是因此得到外人的称奇与赞赏 , 他们便会觉得一切值得 。 面子有了 , 重礼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 就是能让他们吹一段时间牛的丰功伟绩 。
但是说真的 , 大可不必如此 。 兄弟姐妹是最知道你有几斤几两的人 , 看低你的 , 不会因为你一次随重礼就高看你一眼 。 与你交好的 , 也不会因为你的礼轻就怠慢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在某个阶段顺遂与否 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从这三个特征就能看出来
- 明代学者张岱所著的《陶庵梦忆》中写道:“人无癖不可与交 一个人有这三种表现,说明他不能深交
- 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 朋友之间有这三个特征的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 如何与人交往 这种人,从来不懂得珍惜真情,只会把身边的人通通伤透
- 随礼是一种优良传统 与亲家相处,亲家随礼要守住这几条规矩,一定要谨记
- 夫妻之间 家里突然出现来历不明的东西,证明了丈夫带了人来家里的可能性
- 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一个男人的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 他们心里忘不掉的那个女人,往往是那个没有在一起的人
-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分界岭 退休之后,与人关系再熟,也不要随意请以下几种人吃饭
- 很多人对于退休之后的生活有憧憬也有恐惧 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活法,就是及时主动与这三种人断交
-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过:男人的心中都有女人 男人和自己真爱的女人分开了,他往往会变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