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皇帝,又是慈禧唯一的儿子,去世后却没有一个体面的归宿 众所周知,同治是慈禧的儿子,慈禧因为有了同治,她才被册封为太后 。按说他们的关系,应该极为亲密 。但是慈禧是一个强势,对权力有着过度欲望的女人,她和同治虽然是母子,却为权力的争斗,关系逐渐疏离,甚至互相仇视,以至于去世后,他的陵墓非常简陋 。
慈禧26岁的时候咸丰帝就去世了 , 留下年幼的同治 。慈禧和普通母亲一样对这位儿子寄托了无比的期望,希望他成为一代明君,因此她对慈禧要求非常严厉 。

文章插图
也许是她太过于急切,同治的任何事情她什么都要管 。慈禧要求同从小就要学习四书五经和帝王之术,因为她对老师的选择非常挑剔,个个都是才华横溢,慈禧的这种做法让年幼的同治很反感 。
一个几岁的孩子对外界非常好奇,比较好动 。但是你要让他成天宅在家里读书,而且是一些古板无趣的书籍,真是太苛刻了 。而且同治学得不好,就会遭到慈禧的批评 。时间久了 , 同治不高兴,越来越叛逆 。不仅厌学,而且和慈禧的关系越来越差 。

文章插图
慈禧为了提高同治学习的兴趣,她找了恭亲王的儿子来陪读 。没想到慈禧选错了人,恭亲王的这个儿子顽劣成性 , 根本不学习,而且经常带着少年的同治出宫去玩 。
一晃同治到了成婚的年龄 , 慈禧再次干涉同治的私生活 。她不喜欢同治选的皇后,于是限制同治去皇后那里,让同治多点亲近其它的妃子 。同治很愤怒,他非常喜欢这位皇后,他说他都是大人了,还像小孩子一样管着,实在让人不舒服 。因此同治更加的叛逆,常常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

文章插图
【慈禧临终说出她的秘密 慈禧的儿子怎么死的】 同治亲政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重修圆明园 , 重修圆明园其实就是想让慈禧养老去,不再干涉朝政 。慈禧明白同治重修圆明园的目的,但是重修圆明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这要花费上千万两白银 。
那时清朝的国库非常穷,没有这么多银两去修 。因此同治要求所有的官员捐钱,不捐的话都革职 。大臣们得知同治要他们捐钱,他们强烈反对同治的这种做法,同治也不让步,这时候慈禧斥责同治不理智的行为,大骂一通 , 同治非常愤怒和不满 。

文章插图
同治重病在身,她不让大臣们去探望 , 还果断地采取手段,妥善安排了后继之人 。19岁的同治病死了,慈禧没有体面地为他的归宿去办理 , 修建的陵墓极其简陋 。也许她恨同治,恨铁不成钢,自己所有期望和幻想都破灭了 。
慈禧失去丈夫和儿子,她的后半生只剩下权力,这也更加的孤独和寂寞了,如果当初不那么苛刻的要求儿子,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