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降水量变化大 。【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夏季风的进退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时间,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雨带的位置就会由南方向北方推移,而到了大约9月份的时候 , 就会由北向南撤退 。所以我国南方的雨季出现的时间要比北方的早一些,也比北方的时间长,而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就很容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出现 。如果夏季风比较弱,它的推进速度迟缓,就会一直徘徊在南方,南方则会出现洪涝灾害,而北方则是干旱现象;如果夏季风的风力比较强,推进的速度比较快,在北方停留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北方出现洪涝、南方出现干旱的现象 。

季风影响是导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 由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就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并且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的降水量一般不会超过全年降水量的10% 。

出现旱涝灾害的其他原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的一些水分丧失 。
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 植树的破坏 。
3、天文潮汛期所导致形成 。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是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脆弱,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弱 。
5、没有做到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同时也没有遵循洪涝时蓄水,干旱时取水调水的原则 。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的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季风不稳定,降水集中在夏季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 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 , 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但夏季降水多 , 易发生洪涝 , 而其他季节降水少 , 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 , 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
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年降水量变化大 。我国东部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如果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 。
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所以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
2、旱雨季明显 , 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在乾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气温是全年最凉爽的时刻,一般平均湿度比较常落在50~75%之间,此为乾凉旱季 。夏半年,随著太阳已经开始直射北半球加温,是一年中最热的半年,在西南季风来临后 , 容易生成种种滞留锋,常有海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来袭,以及午后热对流产生的雷阵雨 , 雨量明显增多且不时有暴雨的出现 , 此时的平均湿度一般落在75~100%中间,令人觉得潮湿燠热难耐,此为湿热雨季 。
3、季风显著
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 。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
4、盛行热带气旋 。
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是本气候的典型区域,也是主要区域 。但两者间的季节起讫时间有所不同: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 。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 。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
扩展资料
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典型台站:柯钦 。
这里热带季风显著,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 。在热带大陆气团(Tc)控制时,降水稀少 。而当赤道海洋气团(E)控制时,降水丰沛,又有大量热带气旋雨 , 年降水量多 , 一般在 1500-2000mm,集中在6-10月(北半球) 。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 年较差在3℃-10℃左右,春秋极短 。
参考资料:
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 ,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夏季普遍高温 ,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 , 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 , 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 。干旱按季节可分为春旱、夏旱和秋旱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春季气温升高快,空气干燥 , 蒸发强度大,降水稀少,加之春季风大,土壤很快变干,常常形成春旱 , 且干旱的时间长,干旱的面积和程度也较严重 。
地区主要发生夏旱(即伏旱),主要是锋面雨带北移后受副高控制,且此时太阳辐射强度为一年中最大,因此炎热少雨,蒸发量大,此时又正值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最大时期 , 因而危害常重于春旱 。秋旱一般出现在长江流域,华南及华北部分地区,多出现夏末秋初连旱 。此时副高尚未退却,北方冷空气已有影响 , 高压控制使得降水难以形成 。
因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且多暴雨,袭击频繁,因而易出现洪涝灾害 。其次在多春雨及梅雨的季节也易发生洪涝 。由于我国降水与季风进退有关,因此一旦季风反常就会造成降水异常,在较大范围内交替出现旱涝灾害 。当夏季风势力强、前进快时,华北地区雨季提前来临,提前解除旱象,甚至出现洪涝,南方则晴朗少雨,出现严重伏旱 。当夏季风势力弱时,南方地区往往长期霪雨,河流春夏汛相连 , 洪水内涝威胁接连不断 , 而北方则雨季推迟,春夏连续大旱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 , 季风影响仅及于东部地区,受台风侵袭影响范围更?。?导致各地旱涝情况悬殊 。
以上就是关于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的全部内容,以及旱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