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特点,秋天展示了它的什么特点

冰的特点


冰的特点,秋天展示了它的什么特点

冰的特点是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 , 是水的结晶体,和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物质 。当水在0℃以下时 , 就会结成冰,冰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会浮在水面上 。当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 , 冰就会开始融化,变为液态水 。

秋天展示了它的什么特点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朗气清惠风和暢,秋天给人以舒暢感觉,秋天给人以愉悦的心情,让我们拥抱秋天 。
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 ,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丰产在于秋,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 , 都能在秋天这丰收的季节里得到了回报 。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处于秋季 。秋季气候特点,由热转凉进人“阳消阴长”过渡阶段 。其间各节气的特点叙述如下:
13.立秋时值公历的8月7或8日 。处于太阳黄经135度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标志 。此时农作物快成熟了 。
立秋即是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 。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秋天,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 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此时暑天的闷热天气已经没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粘热的感觉 。尽管天气还处于炎热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称的高温天气却已不同于使人烦闷的暑热 。立秋三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这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接着 , 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
14.处暑时值公历的8月23日或24日 , 处于太阳黄经150度 。“处”有躲藏、终止和次的意思,处暑即表示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 , 快要躲藏起来;也含有秋季又见暑热气候,仅次于夏季的含义,俗称“秋老虎” 。
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 , 谓沐浴十八日也 。”意思是说,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未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 。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 。《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
15.白露时值公历的9月8日或9日,处于黄经165度 。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气候转凉,一天当中早中晚温差变化较大,早晚凉、中午热 。因气温降低较快,夜间温度已达白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故而得名 。
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
16.秋分时值公历9月23日或24日,处于黄经180度 。此时,太阳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黄赤道相交点上 , 昼夜平分,故称秋分 。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 。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候鸟大雁、燕子、杜鹃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
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 , 暴雨和大雨的机会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数却增多起来 。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
秋分三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人 。“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
【冰的特点,秋天展示了它的什么特点】
17.寒露时值公历的10月9日或10日,处于黄经195度 。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气候从仲秋的凉爽逐渐转寒 , 有成冻露的可能,早晚则更明显,故称寒露 。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 。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由于此时阴天少,所以光照充足 , 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称 。
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 , 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 。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 。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
18.霜降时值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处于黄经210度 。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 。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 , 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
此时天气变得寒冷,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商接凝华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结构松疏 ,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 , 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在我国的文化中,对于霜 , 是不太有好感的 。《淮南子》中说:“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丧也,阴气所凝 , 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所以古人亦将死去男人的妇女称为遗霜 。
霜降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成俯 。”这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
以上就是关于冰的特点,秋天展示了它的什么特点的全部内容,以及冰的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