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夫子德言容功打一成语


父夫子德言容功打一成语

【父母】又称“父命”,子女是父母养育的结晶,是父母不可缺少的部分 。父母一定要言传身教,把自己良好的行为和思想品质教给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了父母做好的榜样作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所以,父母一定要言传身教 。下面,我们来看看历代名家对“父兄子侄”品德的不同见解 。
1、身为父,先当以身作则
唐·张志和《子张问对》:子云:“吾父祖,其有德者乎?有勇者乎?”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世传曰:“夫圣贤者,出一门而入百户 。”夫子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进而已矣 。”是说君子们修身不是看他去什么地方,而是去了那里又去做什么事情 。
2、为人父母,以德为先要重视言传身教
宋代欧阳修《三辅黄图》:“为人之父母,教之以孝,施之以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一日之勤,犹日日之绩 。”苏轼《黄庭经》:“其为人者,父母教之以孝,弟之以信,侄之以礼,此先身之进德也,此先身之积德也 。”宋秦观《大戴礼记·中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者不能为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黄宗羲先生曾说:人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德行来约束自己 。所以,我们说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标杆 。为了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父母要重视言行教育,从日常生活细节中来言传身教宝宝良好的道德品质 。
【父夫子德言容功打一成语】
3、身为兄长,教子有方比教兄有方更重要:
宋司马光:“教子有方”,是一种教子方法 。与其去责备兄长的过失,不如在孩子身上下功夫,要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不如多用一些时间培养他们的品德 。张栻:“夫兄贤则弟能孝,弟不孝则兄能义 。不能孝顺兄者,则无兄能为人 。”宋朱熹:“子曰:‘不孝,无以立’ 。有其父,必有其子,无父也,则无兄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