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夫子庙”,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式建筑,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31年),原名“子贡学宫” 。此后在明、清两代一直在此进行科举考试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夫子庙在今南京市秦淮区,旧称文德阁、文华殿、尊经阁、明德堂、尊经阁等” 。民国时期曾是南京最高学府之一 。
1、夫子庙
【夫子庙是纪念谁的】
夫子庙是祭祀孔庙、学府、儒教的庙宇,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式建筑 。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31年),原名子贡学宫,其后在明、清两代一直在此进行科举考试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被誉为中国四大孔庙之首,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式建筑 。现在夫子庙内保存有古城墙、牌坊、贡院及明城墙及相关遗迹 。明清时期,除了是南京最高学府之一以外,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清顺治三年(1644年)开始,这里就先后成为清朝和民国的“考试中心”:清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先后设立了“高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附设小学堂”;1929年还增设“南京市立高等小学堂” 。
2、孔太公
孔子(约前582~前577),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晚年曾出山辅佐周天子,辅佐周公制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天下共尊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哲”、“先哲”;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伦理、道德统一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被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形式继承和发扬 。
3、文曲星
文曲星又称文曲星、魁星点斗、文昌星君、文昌帝君、魁星,与文昌帝君一起组成道教的三大神灵,常居于帝王宫庙 。文曲星指孔子诞辰日,这一天,文曲星在北京地区多为文星城南京夫子庙所供奉 。此星位于紫金山南麓的山麓 。山麓有一座文曲桥,桥畔有一文坛胜迹,也是南京夫子庙祭祀先贤之处 。相传当年孔子举行会考有十名弟子同榜之期之前,这些学生都会在桥上歇息 。一天晚上,一位童子从桥上经过,他看到一个老头头戴官帽正在给科举考生点餐 。
4、孔尚任
孔尚任(1682年—1865年),字敬敏,号云峰,也称云庄,别号东洲居士 。明初南京儒学教授,亦称孔家秀才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孔子第三十五世孙孔尚任考中进士 。授南京府学教授,后任南京太常寺卿,驻跸南京夫子庙 。清朝中期,孔尚任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帝制被贬入闽粤交界地区任职,死后葬在了现在南京市秦淮区的明孝陵旁边 。著有《学林正说》等 。
5、孔祥熙
孔祥熙(1869-1937),字仲卿,又字玉泉,号石庵,江苏溧阳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孔祥熙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陆军总司令,民国3年(1915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15年1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民国5年(1916年)3月任陆军一级上将,同年7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 。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总长兼内阁总理、陆军总长兼外交部长等职 。1945年1月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49年1月25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6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