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苗族医药起源及发展

苗族的医药起源于数千年前 , 有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 , 是苗族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医疗经验 , 具有浓厚的苗族文化特色 。
那么 , 苗族医药是如何起源及发展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 。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 , 万年苗药”之说 , 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 。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 。苗父之为医也 , 以营为席 , 以刍为狗 , 北面而祝 , 发十言耳 。诸扶之而来者 , 举而来者 , 皆平复如故 。”“苗父”者谁?有的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 , ……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 , 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 , 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 。
有的学者认为 , 汉族文献所记的苗父 , 就是苗族传说中的“药王爷” 。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说 , 药王爷是一个周身透明、状如玻璃、有翼能飞的神人 , 他不畏艰难险阻 , 披星戴月为人民“岔税岔嘎”(东部苗语即“寻找药方”) , 这个传说流传很广 , 苗族东西部地区均有“一个药王 , 身在八方;三千苗药 , 八百单方”的歌谣 。
【苗族文化:苗族医药起源及发展】至今黔西南州安龙、贞丰、晴隆等地的苗医 , 还非常崇敬“药王” , 在行医过程中治好病 , 就要以杀鸡祭祖的方式来敬祭“药王” 。这个传说同《淮南子》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非常类似 , 《山海经》云:“黑水之北 , 有人有翼 , 名曰苗民 。”其中“有翼”和“有翅”、“透明”的传说 , 均是神话时代苗族先民的特征 , 这说明苗族医药是起源于上古神话时代的 。
由于苗族本身无本民族文字和史实的记载 , 故其医药的起源难于考证 , 但从众多的其他文献和传说、古歌中 , 仍可窥知其具体情况 , 其特点一是起源较早 , 历史悠久;二是起源于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 。苗族由于生活于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 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识和药用价值 。至今在苗族地区 , 几乎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 , 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 。
形成人们应用草药极为普遍的特点 , 具有“百草皆药 , 人人会医”之称 , 史载楚国巫师经常用苗药作巫具 , 《楚辞》中有不少记有被称为“苗药’、的“菖蒲”和“泽兰” , 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把“泽兰”作为殉葬品 , 说明了苗药的历史悠久和广泛应用 。苗族“古歌”中关于远古发现药物的故事也很多 , 如黔东南一首叫《垫哈》的古歌 , 说的是哈哥小时不幸被虎背去 , 十年未返 , 后被父母找回时 , 野性不改 , 声音嘶哑不能说话 , 一次他跑出去到河边吃了很多浮萍 , 哈哥不但能说话了 , 还改掉了野性 , 苗家因此积累了浮萍能治嘶哑病的经验 。
虽然苗族生活在植被繁茂、药物丰富的地区 , 但苗族早期迁徙频繁 , 所到之处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和瘴疠之乡 , 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 但这种环境反而锻炼了苗族生存斗争的能力 。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 , 如果没有起源较早的医药活动 , 绝对不能保证民族得到生存和繁衍 。苗族的许多有名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经验 , 就是来源于这种生存斗争 。如苗医着名的糖药针疗法 , 是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 , 此法广泛流传于贵州西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 , 贵州关岭镇宁、紫云等地的苗医 , 用此法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