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中 , 我们能见到各种各样的人 , 其中有一种 , 他们待人温和 , 甚至到了自尊有些低的程度 , 他们凡事总先为他人着想 , 真的很温柔 。
他们往往希望自己能面面俱到地照顾他人 , 有时候甚至有些墨迹和卑微 , 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有些和他们不熟的人 , 在被这样无微不至对待后 , 还有可能对他们抱以警惕心理 。
如今 , 有个名词叫“讨好型人格” , 就用来形容这一类人 。
他们 , 往往认为只要打从心里待人好 , 就凡事都不会有错处 , 却不知没有主见地待人好 。
其实 , 只会令人看不起他们 , 甚至有些欺软怕硬的人 , 还会借着他们的善良 , 欺压他们 。
文章图片
毫无目的和针对性地 , 盲目待人好 , 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残忍 。
对人太好 , 没有好下场 。
这 , 并不是指责心地善良的人做错了 , 只不过待人好需要有所针对 , 要在辩证的基础上判断应该对谁好 。
不然的话 , 难道我们还要对罪犯好 , 等着他们来扼住我们的脖颈、成为他们的俘虏 , 与警察对峙吗?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 毫无针对性地对人太好 , 其实是一种逃避为人处世的表现 。
就像父母永远会偏爱其中一个孩子 , 他们在待人好时 , 又安之自己在帮助正义的一方 , 还是在助纣为虐呢?
文章图片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拒绝别人 , 一味地只会肯定他人、讨好他人 , 那么他们的肯定就没有价值 。
试想 , 对一个平日只会点头、说“好”的人 , 长此以往 , 我们有了什么烦恼的问题时 , 真的会再去求助他们吗?
谁都不想去请教一个不会拒绝他人的人 。
可想而知 , 这是不对的 , 因为我们知道他们虽然心地善良待人友好 , 却没有善于分析、决断是非的能力 。
他们只不过是 。 把自己的善心掰成成千上万块碎片 , 去分发给全世界的人 。
有人借此得到帮助 , 有人借此做坏事 。
这类人往往没有朋友 , 这也是为什么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们 , 往往最苦恼人际的原因 。
文章图片
在他们心里 , 自己已经待人够好够顺从了 , 怎么朋友还是一步一步离开自己呢?
从未想到过 , 是因为自己太没有主见 , 一味地对人好 , 反而得到的是他人的蔑视 , 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
在生活中 , 我们需要做到先有判断、再有态度 , 而不是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他人 , 这实质上是自私的表现 。
我们需要判断了面前的人是否具有危险 , 是否值得我们待他好后 , 再根据答案行动 。
【现在生活中 “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是一种残忍】《农夫与蛇》的故事家喻户晓 , 连小孩子都知道 , 盲目地待人好有可能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 , 成为那个被世人唾弃嘲笑的“农夫” 。
所以 , 我们应当用心去待人好 , 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 毕竟自己想待人好只是出于好心 。
如果 , 因为心怀一颗善良的心都要被世人指责 , 那么我们真的会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杆秤 作为公婆,在挑“理”之前,还是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尽到本分
- “缺爱”的女人,喜欢怎样发朋友圈,这五种特征说明她是缺爱
- 结婚以后 有人说,婆媳处得好不好,关键看男人的表现
- “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的男人,多半有这三种心理
- 什么是故事摘要 什么是内容摘要
- 现在离婚率不断的上升 女人再婚,就一定要找一个比自己大的,懂得照顾自己的男人
- 相信 吃得了自律的苦,自然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 01序言生活是自己的 人到中年,别到处宣扬自己的“烦心事”,尤其是这4件事
- 美好的爱情 嘴上说爱不爱你的男人,会有这两种表现
- 儿媳不愿让婆婆带孩子,“隔代亲”这三个字,应该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