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星堆的资料四川省考古工作者从12月4日起对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开始了本世纪最后一次发掘 。本次发掘地位于离三星堆古城内城墙遗址不到50米的地方,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 分为20个探方,预计到明年3月结束 。目前发掘深度已超过30厘米,触及三星堆晚期文化层,已出土大量商代陶器 。这次发掘将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三星堆中心城区的建筑、政治、文化等情况,对研究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 。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 , 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 , 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 。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 , 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 。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 。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 。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 , 为这类糅合了人兽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 。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都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 。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 , 同时出土的人首鸟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也许就是吧?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有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有心的朋友不妨去破解破解!□
◆◆三星堆◆◆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 , 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 , 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
以后40、50、60年代 , 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 , 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激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 , 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 , 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 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 , 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为三只袋状足 , 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 , 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 , 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 , 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 , 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 , 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那么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川内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 。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 , 看来我们的先人很爱美的 。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鸡、有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 。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
不仅如此 , 三星堆文物还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 , 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 。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需重新评价,三星堆文物中,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 , 其共分三层,有九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 ,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 。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 , 两背相对的鱼 , 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作为集群展现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铜器冶铸方面,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
的确,古史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如凤毛麟角 , 杨雄《蜀王本纪》也只是搜罗了一些关于古蜀历史的传说,难以勾勒出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 。对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山海经》鲁迅先生都视之为"盖古之巫书也",因而 , 前人治古蜀历,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年代较为久远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只能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喟叹 。
然而 , 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 , 史载在蜀地先后称王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鱼凫,即俗称的鱼老鸹,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 。另外,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 ,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两坑本为祭祀的产物,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当商品流通媒介货币的海贝,象征财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 。一句话,古蜀国的源头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证 。
三星堆文物魅力无限,内涵丰厚,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其后相继到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美国等国展出 , 所到之处,人头攒动,观者如潮 。因而,我们毋需怀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
尽管三星堆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影响与日俱增 , 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渐成一门显学,我们相信随着对三星堆不断的发掘研究,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天 , 神秘梦幻的三星堆古蜀国亦终将再现于世人面前,三星堆文物也必将以其无穷的魅力,闪耀出迷人的光华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 , 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 , 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 。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 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 。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 。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 , 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似兽耳 , 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 。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 。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 , 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糅合了人兽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 。
【三星堆是世界文化遗产吗,三星堆的资料】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 , 都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 。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人首鸟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也许就是吧?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 , 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有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铜神树 , 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有心的朋友不妨去破解破解!□
◆◆三星堆◆◆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 , 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 , 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 , 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 ,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激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 , 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 , 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 , 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 , 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 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 , 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 , 下部为三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 , 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 , 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 , 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 , 其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 , 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 , 那么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 , 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川内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 。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看来我们的先人很爱美的 。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鸡、有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 。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 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
不仅如此,三星堆文物还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 , 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 。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需重新评价,三星堆文物中,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其共分三层,有九枝 , 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 。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 , 作为集群展现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铜器冶铸方面,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
的确,古史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如凤毛麟角 , 杨雄《蜀王本纪》也只是搜罗了一些关于古蜀历史的传说,难以勾勒出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 。对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山海经》鲁迅先生都视之为"盖古之巫书也",因而,前人治古蜀历 , 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年代较为久远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只能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喟叹 。
然而,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史载在蜀地先后称王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 , 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鱼凫,即俗称的鱼老鸹,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 。另外 , 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 , 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 ,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两坑本为祭祀的产物,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 , 如此大量的充当商品流通媒介货币的海贝,象征财富的象牙等等 , 都表明了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 。一句话,古蜀国的源头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证 。
三星堆文物魅力无限,内涵丰厚 , 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 , 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其后相继到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美国等国展出 , 所到之处,人头攒动,观者如潮 。因而,我们毋需怀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 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
尽管三星堆尚有许多未解之谜 , 但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影响与日俱增,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渐成一门显学,我们相信随着对三星堆不断的发掘研究,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天,神秘梦幻的三星堆古蜀国亦终将再现于世人面前 , 三星堆文物也必将以其无穷的魅力 , 闪耀出迷人的光华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 , 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神秘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 。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 。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 , 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 。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 , 既有夸张的造型 , 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 。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似兽耳 , 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 。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 。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糅合了人兽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 。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都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 。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人首鸟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也许就是吧?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有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有心的朋友不妨去破解破解!□
◆◆三星堆◆◆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 , 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 , 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激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 , 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 , 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 , 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 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为三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 , 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 , 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 , 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那么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川内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 。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看来我们的先人很爱美的 。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鸡、有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 。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
不仅如此,三星堆文物还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 。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需重新评价,三星堆文物中,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 , 其共分三层,有九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 ,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 。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作为集群展现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铜器冶铸方面,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 , 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
的确,古史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如凤毛麟角,杨雄《蜀王本纪》也只是搜罗了一些关于古蜀历史的传说,难以勾勒出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 。对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山海经》鲁迅先生都视之为"盖古之巫书也" , 因而 , 前人治古蜀历 , 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年代较为久远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只能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喟叹 。
然而,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史载在蜀地先后称王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 , 鱼凫,即俗称的鱼老鸹,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 。另外 , 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 , 两坑本为祭祀的产物 , 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当商品流通媒介货币的海贝,象征财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 。一句话,古蜀国的源头及其中心 , 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证 。
三星堆文物魅力无限,内涵丰厚,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 , 1993年5月 , 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 , 其后相继到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美国等国展出,所到之处,人头攒动,观者如潮 。因而,我们毋需怀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
尽管三星堆尚有许多未解之谜 , 但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影响与日俱增 , 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渐成一门显学,我们相信随着对三星堆不断的发掘研究,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天,神秘梦幻的三星堆古蜀国亦终将再现于世人面前 , 三星堆文物也必将以其无穷的魅力,闪耀出迷人的光华
三星堆文化遗迹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 , 早在1931年就已被发现 。当时,在三星堆古城内的燕家院一带,一农民挖水井时发现了不少古玉器 。但真正证实古城存在是在1986年左右,一家砖瓦厂在起土时又发现大量玉器 。在考古界的精心发掘和考证下,当时确认古城面积近4平方千米 , 有东、西、南三面城墙,震惊海内外的三星堆古文化自此得以重见天日 。但令人困惑的是,出土的三星堆文化的前延后续都出现突然断裂现象,究竟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前身是什么,后来又发展、演变到哪里去了?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突然崛起,又突然消失的灿烂古文化?

据介绍,被发掘的古城墙系紧邻西城墙的“月亮湾”内城墙,残存城墙长约400至500米,高度为5.6米,上端宽10多米,墙基宽约40米 。在墙基下面,考古工作发掘出了大量的石器、玉器和陶片,经证明系宝墩文化时期的遗物,这一重大发现使三星堆文化与宝墩文化有联系的观点得以证实,这说明三星堆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成都平原一系列古城遗址经过发展、积累而达到的一个文化鼎盛时期 。
另外 , 这次发掘工作还确定了三星堆古城墙的多层夯土式结构 , 这与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古城、温江古鱼凫城等古城墙结构和修建方式非常相似 。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城墙外侧发现了大量类似于护城河的壕沟,其深度、宽度及其作用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考证 。

考古材料反映出巴蜀文化的历史进程 。在距今4800年左右到4000以前,在成都平原北部的黄土台地区域,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古代氏族部落群体 。到距今四千年左右,三星堆人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典型的器物群,标志着他们已有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传统 。当时的三星堆 , 范围扩大,房屋密集,居民猛增,周围修建了城墙,社会分化和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成为中国与黄河文明等并存的又一古代文明中心 。到距今3000年左右,即商末周初时期 , 三星堆文化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 给后世留下一片“茫然”,而巴蜀文化的中心则转移到成都地区 。
据称 , 三星堆古蜀国作为“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是中国古代的中原周边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具有重大的全方位的认识意义 。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杰出的代表,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 它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一些重要文物缺环 。作为集群展现的人类上古奇珍 , 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亦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经专家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三星堆文化,延续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 。从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上可分为四期:一期属先蜀文化时期 , 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 距今约4800~4000年;二期是典型的早期蜀文化的形成时期,大致相当于夏代至商代前期,距今约4000~3400年,三星堆城墙修筑始于此期;三是蜀文化的繁荣期,大致相当于商代后期,距今约3400~3100年 。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 , 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谜 , 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这些谜团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江文明之源” 。
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 , 遗迹现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共分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四期为十二桥文化 ,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稀世之珍 。
遗址之最
三星堆创造和打破了许多的世界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 。高384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鸟 , 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 。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 。长142公分,直径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 。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 。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 。高64.5公分 , 两耳间相距138.5公分 。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 , 面具 。达50多件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星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世界第九大奇迹是三星堆文明吗世界第九大奇迹是三星堆文明 。
世界九大奇迹指的是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港灯塔、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与三星堆遗迹 。但实际上,前七者是自古认定的世界七大奇迹 。自1978年希拉克访华评价西安秦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便广为流传 。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 , 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 。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 。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 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4]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 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 。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 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4]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6]
两个祭祀坑坑出土的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 , 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在青铜器冶铸方面 , 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三星堆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三星堆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三星堆遗址正联合金沙遗址申请成为世界遗产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畔,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是目前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
三星堆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迄今为止,三星堆已经出土了上千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重达100多斤的象牙、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等稀世珍宝 。
三星堆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在上古时期不是荒蛮之地,而与黄河流域一样拥有高度文明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三星堆是什么东西三星堆是三星堆的遗址 。
三星堆古遗址 ,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 。它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丰富的古城、古村和古蜀文化遗址 。现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墙保存完好 。
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表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属于中华文明之母 , 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
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收获颇丰 。截至目前,在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 , 已发现1000多件重要文物 。此外,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建设 。9月9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重新发现等重大考古成果 。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4816f1e651a98226cefc17b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三星堆是位于四川省的一处
古文明遗址 。距今约有5000年左右
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其中出土的
高大的青铜面具 , 成为了代表三星堆
遗址的重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三星UA55D6400支持超级靓彩技术吗
- 三星UA46D7000支持视频点播吗
- 元宵放冷藏还是冷冻,元宵能冷冻么
- 凉粉的调料,凉粉的调料是什么?
- 船舶是指多少吨以下,船舶是指多少吨以下?
- 包豆粽子都放什么豆,粽子里面放什么豆好吃 粽子是什么
- 冬奥会吉祥物,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什么啊
- 巨峰葡萄产地,什么是巨峰葡萄
- babe和baby是一样的意思吗,babe和baby一样意思吗 babe和baby意思属不属于一样呢
- 三星I917和三星I9103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