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圆明园占地面积是多少?

1、圆明园占地面积是多少?圆明园占地面积350多公顷 , 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 , 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 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
圆明园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 , 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 ,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 , 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
圆明园建设时期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G 。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 。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 。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 , 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 。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 。自此之后 , 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雍正三年(1725年)7月 , 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 。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 。”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 , 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 , 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 。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
圆明园所在位置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 , 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 。康熙时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 。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 。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 , 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 , 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G的赐园 。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 , “圆明”为雍正法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