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什么寓意,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1、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每年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 对于元宵节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但是对于元宵节有什么寓意是很多人不了解的,下面分享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1
1、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
2、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
3、元宵佳节 , 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 , “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
4、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 , 祈求神灵保佑 。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
5、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 , 易于产生爱情 。千百年来 , 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
6、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
【元宵节有什么寓意,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7、元宵节到来时 , 节日经济被搅热 。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 , 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 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 , 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2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 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 ,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 , 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
同时,元宵节还突破了长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众社会娱乐空间和时间大大拓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这一历来为礼教所束缚的群体,也暂时获得自由,可以尽兴参与到元宵节狂欢中 。在唐朝,不仅平常深锁宫闱的宫女们可以参加元宵节的盛装游乐,长安郊县的少女少妇们,也可以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
这狂欢喜庆的习俗,随着明清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日趋极盛,还增加了舞狮子、闹龙灯、猜灯谜等新的习俗 。小说《镜花缘》里记载多九公在智佳国猜了一个出典于《孟子》、谜面为“万国咸宁”的灯谜,谜底为“天下之民举安”,可见元宵节还有祈求国泰民安的寓意 。
说到祈福 , 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 。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祈求丰收 , 童谣唱:“灯笼亮 , 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 。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