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 。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 。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 。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
3、《心灵的焦灼》
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 。这位姑娘生性活泼 , 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 , 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
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 , 遭到焚毁 。直到战后 , 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 。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
来源:百度百科—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 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 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
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富有的犹太企业家家庭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不仅是奥匈帝国的首都,更是世界知名的文化大都会 。欧洲各民族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艺术和文学因此呈现出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多元景观 。
尤其是以赫尔曼·巴尔、阿图尔·施尼茨勒、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等作家为核心的维也纳现代派,在当时的欧洲文学界盛极一时,不仅使维也纳成为德语文学重镇,而且在继歌德、席勒等浪漫主义文学后,再次使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笑傲江湖 。
茨威格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如痴如狂地爱上了文学 。他16岁就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 ,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二战之前欧洲最成功的作家之一 。他的每一本书,“在德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天 , 就会售出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 。
18岁时,茨威格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0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同时,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艾丽卡·艾瓦特的爱情》,描写一位年轻女钢琴师忧伤的初恋 。1908年,他将自己的第一部戏剧,充满敬意地呈献给弗洛伊德,从此与年长25岁的弗洛伊德结下了忘年交 。
茨威格视弗洛伊德为自己和自己这一代人的精神之父,在他眼中,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分析,是一场使每个人都深受震撼的“革命” 。在接下来的文学创作中 , 他把心理分析运用得风生水起,例如《灼人的秘密》、《马来狂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代表作 。
茨威格尤其偏爱而且擅长描写女性的心理,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情感炽烈但命运凄惨的女性形象 。发表于1922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连名字都没有出现过的陌生女人 , 对作家飞蛾扑火式的爱,不仅令普通读者唏嘘,也深深打动了高尔基,高尔基认为这是一篇杰作 , 盛赞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性的作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海王芦荟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海王芦荟软胶囊有用吗
- 如何鉴定手表真假,怎么辨别手表的真假怎么辨别手表的真假?
- 世界上最长的鞭炮,鞭炮8888万头有多长
- 身份证的校验码是什么意思,身份证顺序码和校验码是什么意思 身份证顺序码和校验码的意思
- 极免是哪个快递公司的,极兔快递属于什么快递
- 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的是什么意思,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什么意思
- 除夕吃什么,除夕吃什么?
- 地中海面积,地中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 蛏怎么做没沙,蛏子怎么清洗干净 怎样去除蛏子里的泥沙
- 草参的功效与作用,草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