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支持干扰说的有力例证。
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这种理论用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是有效的 。这一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认为,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会发生动机性遗忘 。
同化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过程 。这是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对遗忘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解释 。他认为,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 , 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 , 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迸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 , 后面的学习则是对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补充
有三个过程:
1、识记
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 。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 , 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 , 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 。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 , 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
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
2、遗忘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 。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因为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全部记忆的必要;识记材料的重要性具有时效性;是人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所必需的 。
3、再认和回忆
(1)再认
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 。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
(2)回忆
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 。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 , 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
扩展资料
记忆学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 , 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 。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 。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 , 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 。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 。
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 。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于完全遗忘 。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
17世纪中叶 , 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 。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了 。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 。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Firefox的Releases版和Nightly版有什么不同
- 碧螺春功效,碧螺春的功效
- 指甲油弄衣服上怎么洗,衣服上的指甲油怎么洗掉
- 粽子的来历是什么,粽子的来历 有什么来历
- 欧米茄手表型号在哪个位置,欧米伽手表的型号
- 车窗抛物的危害,车窗抛物有什么危险?为什么要严禁车窗抛物?
- 买的鲜花花束怎么保持时间久一点,收到的鲜花怎么保存的久一点
- 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
- 买回家的肉洗了再冻冰箱吗,牛肉洗了放冰箱冷冻吗 牛肉洗了是否放冰箱冷冻
- 支付宝余额宝转入的金额有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