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二 )


这些事件都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 , 在持续的训练中“吃苦” , 最后获得引以为傲的成绩 。
在这个过程中 , 孩子学会了“贵在坚持” 。 这才是“吃苦教育”的目的 , 这样的“吃苦”才有意义 。
因为它伴随着成就感 , 激发人愈发积极向上的心态:
越是极苦 , 就越能享受极乐 。 这乐趣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努力得到的认同 , 是有尊严的 , 是令人骄傲的 。
2.吃高级的苦 , 培养成长型思维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 , 没有一个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学习的 。
他们都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 持续不断地学习 , 并乐在其中 。
这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 有着强大的内驱力 , 自信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 , 因此越战越勇 , 最终走向成功 。
而吃高级的苦 , 正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机会 。
比如 , 坚持不懈的挑战 。
网上有一个视频 , 一个日本男孩不断挑战跳箱 , 让人印象深刻 。
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文章图片
他奋力奔跑 , 一次一次尝试 。
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每次失败之后 , 都调整助跑速度、步伐、起跳点、跳跃姿势 。
失败并不可怕 , 擦干眼泪 , 再来一次 。
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文章图片
最后 , 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注视下 , 男孩跃过了跳箱 , 挑战成功 。
现场掌声雷鸣 。
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文章图片
显然 , 这个男孩拥有成长型思维 。
成长型思维让孩子拥有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力量 。
我相信 , 在未来的人生路上 , 他还会像跳箱一样 , 跃过一个又一个困难 。
生活中的困难 , 也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机会 。
之前 , 佛山的一位老师给四年级小学生布置了一道“奇葩”作业:要求学生在家数1亿粒米 。
随后 , 这道“奇葩”作业在网上沸腾起来 。
有的家长和网友们一起嘲笑、讽刺出题老师脑残 , 有的家长却不声不响地引导孩子完成了“不可能任务” 。
这些孩子 , 有的用乘法的概念 , 先数100粒米 , 再乘以相应倍数 , 了解1亿是什么概念;
有的用体积的方法 , 先用容器测量1000粒米的体积 , 再通过倍数相乘的方法 , 结合建筑体的体量 , 去感受1亿粒米的体量 。
同样的作业 , 却有不一样的思维 。
选择了指责和嘲讽的家长 , 他们的思维已经成了定式 , 认为这不可能被完成 , 剥夺了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
而引导孩子完成了“不可能任务”的家长 , 却把作业当成了有趣的挑战 , 引导孩子跳出思维的“舒适区” , 解决问题 。
后者 , 就是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家长 。
他们会培养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 , 认为困难和失败是让自己进步的挑战 , 对学习充满热情 , 相信努力可以提升能力 , 也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 。
别让孩子吃低级的苦!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文章图片
02
怎样教会孩子吃高级的苦?
有一个朋友 , 琴棋书画各种才艺都略懂一些 , 在一群没有特长的朋友面前显得尤其鹤立鸡群 , 但是她自己很清楚 , 在内行人看来却并不是那么回事 。
她说:
“小时候妈妈送我去各种兴趣班 , 但大多数都是坚持了一两年 , 然后慢慢的放弃了 , 虽说什么都懂 , 但却又都上不了台面 。
我的一个同学 , 她小时候也是上了很多班 , 我们商量着一起对抗父母 , 我父母随了我的心愿 , 没有逼迫我上兴趣班了 , 但是朋友的妈妈很强势 , 让她继续上兴趣班 , 不过还是比较开明 , 让朋友选一个上就可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