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 , 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夸奖教育” , 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给父母灌输的教育理念 。
然而 , 在实践的过程中 , 不少父母却遇上了难题 。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文章图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 图文均无关
用力夸孩子 , 怎么成为我的错?
晓琳家孩子今年初三 , 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 。 今年上半年 , 在一次测试之中 ,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佳 , 相较过去下滑了十几个名次 。
看着孩子闷闷不乐的样子 , 晓琳心里也担忧不已 , 害怕儿子的自信心受挫 。 于是便安慰孩子道:“没关系 , 你已经很努力了 , 这一次只是失误而已 , 下一次一定能考好 。 ”
结果小孩反而突然发怒 , 责怪母亲在讽刺自己 。
后面的几次小考中 , 儿子依旧发挥失常 。 晓琳虽然内心也焦虑 , 但是又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 只是一次次地安慰、夸奖着孩子的努力 。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文章图片
结果发现儿子非但不受用 , 还开始有些自暴自弃 , 成天心不在焉 , 不愿意好好学习 , 连老师都说 , 孩子平时上课经常走神 , 跟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变少 。
后面晓琳特意去咨询一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朋友 , 朋友便发现漏洞 , 说明可能是父母的夸奖 , 刺激到了小孩敏感又脆弱的自尊心 。
“我夸孩子难道也不成 , 怎么成了我的错呢?”晓琳十分不解 。
“夸奖本身没错 , 错的是夸奖的时机和方式出了问题 。 ”朋友耐心解释 。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文章图片
夸奖≠鼓励 , 不当的夸奖也是一种“隐形暴力”
很多父母像晓琳一样 , 把夸奖当作一种鼓励 , 以为能借此激励孩子 , 激发其内驱力 。
可正如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所说 , 只有适当表扬 , 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
敷衍空洞的夸奖、不看场合和时机的鼓励 , 反而可能成为“隐形暴力” , 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
A:敷衍空洞的夸奖 , 容易引起无数联想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文章图片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 很多时候我们被别人夸奖“你真的很努力”时 , 心情都尤为复杂 , 总觉得对方是不是在说自己“不够聪明”、“天分不够” , 所以才只能夸努力 。
当被夸“你真可爱”时 , 又会怀疑是不是别人觉得自己“不够漂亮” , 被夸“你人真好” , 又怀疑别人是在说自己“好欺负” 。
所以你们发现没有 , 很多时候 , 大家敷衍空洞的一句夸奖 , 很多时候容易引起无数联想 , 让人怀疑你夸奖时的真心 。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文章图片
还记得《奇葩说》曾经有一个辩论题 , “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话吗?”
辩手陈铭的一段发言令人印象深刻 , 他提到“夸人努力”是一句不太好的话 。
并从传播学上来解释 , 这句话是一句“噪声很大”的话 , 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 引发歧义 , 让被夸奖者浮想联翩 。
而且再用“真的”来强调 , 更会让人有不好的联想 , 让大家把关注度都放在“不太好”的结果上 , 而不是“努力”这个过程 。
“明明这么努力 , 结果还不太好 , 是不是你自身……”
后面的形容词 , 想必大家心中早有答案 。
把孩子“养废”后发现:用力夸孩子的父母,往往难养出有出息的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