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名雨艾灸 寒露到来,随后半个月养生重点,“三个一”原则


冯名雨艾灸 寒露到来,随后半个月养生重点,“三个一”原则
文章图片
冯名雨艾灸 寒露到来,随后半个月养生重点,“三个一”原则
文章图片
冯名雨艾灸 寒露到来,随后半个月养生重点,“三个一”原则


网友提问:
本来这次的寒露节气的养生重点 , 应该在前天就和大家分享的 , 但是当时有朋友一直咨询皮肤瘙痒的问题 , 所以就只能把节气养生的重点延后了 。 今天就寒露养生的重点 , 从三个方法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 ,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 一共有24个节气 。 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 , 秋冬季节的节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以秋季为例 , 就是立秋、处暑 , 白露、秋分 , 寒露、霜降 , 这六个节气属于秋季 。 所以 , 寒露的到了 , 就已经是深秋季节了 , 毕竟再往后就剩下一个霜降就进去冬季了 。
深秋和初秋的养生重点还是有差异的 , 比如初秋还带有夏季的热 , 但是深秋就已经带有冬季的寒了 。 所以 , 深秋的寒露节气 , 重点要做的就是温阳驱寒保暖 。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说一下寒露养生的「三个一」原则
1
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个方子 , 出自中医典籍「金匮要略」 , 方子的名字就叫做:当归生姜羊肉汤 。
「组成」:当归50克、羊肉500克、生姜60克、黄酒50毫升、葱30克、食盐适量 。
【冯名雨艾灸 寒露到来,随后半个月养生重点,“三个一”原则】「释义」:羊肉性质温热 , 可温中补虚;当归有活血养血的功效 , 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生姜有驱寒邪除湿气的功效 。 结合起来它的功效就是温阳驱寒
2
一盆中药泡脚水
进入深秋之后 , 很多体质偏寒的朋友 , 越发容易出现手脚不温 , 容易腹泻 , 拉肚子 , 关节受寒疼痛等情况 。

要缓解上述的问题 , 建议大家用有温阳活血的中药泡脚足浴 。 常见的中药推荐:三个
艾叶:艾叶温通足部经络 , 引火下行 , 可以交通心肾 , 对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问题 , 有缓解效果 。
红花: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容易出现手麻脚麻的问题 , 而麻木从中医角度来看 , 多半和血瘀有关 , 而红花就有不错的活血化瘀的功效
路路通+鸡血藤:这两味中药都有祛除风湿痹痛 , 关节麻木的功效 。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风湿关节疼痛情况比较多 , 那么 , 可以买些路路通和鸡血藤用来足浴泡脚 。
3
一组温阳穴位
推荐:手心的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

■.劳宫穴
「位置」:指握拳时 , 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 。
「释义」: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 , 可以清心火 , 而之前我们经络穴位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
此穴既然对于心火过旺的朋友可以用 , 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的寒症 , 同样也可以用 。
■.涌泉穴
「位置」:前脚掌1/3的凹陷处即是
「释义」: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 可以说是肾经的源头 , 而肾是先天之本 , 艾灸此穴可以提高御寒能力 。
同时 , 艾灸此穴可以让肾水充盈 , 肾水足了 , 自然可以滋养足部以及周身的皮肤 , 对于脚后跟的开裂也有效果
·END·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