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发誓逃离美发行业的她,是如何成为“烫染专家”的?( 三 )


Doris诺诺地回答:“没有人教我 。 ”
老板拉过来一个发型师 , 让他教Doris 。 发型师简单比划几下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
卷标准杠 , 卷标准杠 , 不停地卷标准杠 , 没人教她就自学 , 一边看手机一边尝试 。
这段时间很累 , 但Doris已经没有退路了——她20多岁了 , 留给自己挥霍和尝试的时间不多了 , 必须顶住 。
几个月后 , Doris迎来了一次去菲林学习的机会 。
她26年的人生中有两次最重要的经历 , 一次只赚到了64块钱 , 让她决定回到美发行业;另一次就是这趟培训之旅 , 让她知道了自己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 , 用她的话说 , 这是“井底之蛙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
学习班有50多人 , 被分成了10个小组 , 老师讲完后 , 各小组内部讨论 , 出方案 。 Doris的小组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发型师 , 不仅精通烫染技术 , 而且非常具有亲和力 , 能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和参与讨论 。
Doris听从组长分配 , 跟着组员们学习、尝试 ,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 培训最后的评比中 , 他们小组获得了第一名 , 还得到了一笔奖金 。

Doris发誓逃离美发行业的她,是如何成为“烫染专家”的?
文章图片
奖金有多少不记得了 , 但“我能感受到优秀的人就应该是这样 , 自己有能力 , 也可以凝聚团队 , 共同做好一件事情” 。 Doris在那一天找到了方向 , 她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
回到店里后 , Doris提出了辞职 , 老板以入职押金要挟 , 但她还是走了 , 相比于加入一个自己认可的团队 , 3000块钱实在不值一提 。
新的老板也是在菲林的培训中认识的 , 新的岗位是技师长 , 负责顾客接待 , 以及管理门店的卫生、仓库 。
从业很多年了 , 她还是没有拿起剪刀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型师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 。 她管店和服务礼仪的优势在默默地进化着 。
当一位日本的美发大师来店里培训时 , 其他发型师积极讨论、学习 , Doris默默站在后面 , 最后被拉出来成为了教学模特 。 培训完后日本老师对Doris说“你未来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发型师” 。
从这时候起 , Doris明白成为一个好的发型师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技术 , 审美、服务都是重要的因素 。 酒店和学化妆的经历 , 让她的服务礼仪和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 看似毫无相干的东西 , 在这一刻拥有了价值 。
Doris决定成为真正的发型师了 , 她花钱去杭州学习剪发、造型 , 但在杭州的工作依旧不顺利 , 她回到广西在大学城的门店工作 , 剪一次发十几块钱 , 她自己对作品也不满意 。 老板让她一边洗头一边学习剪发 , 她不同意 , “我要做的是真正的发型师” 。
杭州的朋友开店了 , 她又一次从南宁回到了杭州 , 包吃包住 , 底薪1000 。 为了提升技术 , 她经常去街头给老人和孩子免费剪发 。

Doris发誓逃离美发行业的她,是如何成为“烫染专家”的?
文章图片
妈妈再次打来电话:“1000块钱能干嘛 , 连零花钱都不够 。 ”她嬉皮笑脸地说 , 店里管吃管住 , 自己花不了太多钱 , 而且又不是一直赚1000 。
这些苦她能吃 , 但还是有崩溃的时刻 。 有一次老师教她剪发 , 最后生气了:“怎么这么笨 , 怎么教都教不会!”
还有一次店里的其他人去吃饭了 , 进来了个中年男人 , 她就去剪发了 。 剪到一半客人就喊停了 , 起身付钱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 虽然没有责备她 , 但她难受了很久 。
2018年过完年 , Doris又一次来到上海 。 应聘的时候表现不好 , 剪坏了一个头 , 但老板看她形象不错 , 服务态度也好就让她留了下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