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长叹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其综合实力究竟怎样

文章图片
诸葛瞻此人 , 比上不如、比下有余 , 虽然智谋上远不如他父亲诸葛亮 , 但也是一样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而“内不能除黄皓 , 外不能制姜维” , 只能说一句时也命也 , 虽有心报国 , 但无力回天 。
其一 , 才能
诸葛瞻八岁时 , 他的父亲诸葛亮好像就预测到了 , 自己这个唯一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像他一样的大才 。
虽然很多人从小就十分机灵聪慧 , 但是很多人往往都是小时候太过聪明 , 长大了反而会过于自信而荒废学业 , 终于会泯然众人矣 ,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慧极必伤 。
三国时期这样的例子不胜累举 , 最典型的就是让梨的孔融 , 从小就极为聪明 , 名气传遍四海九州 , 可是长大了之后反而没什么出奇之处 , 活也活的憋屈 , 死也死的窝囊 。

文章图片
诸葛瞻也是如此 , 从小就十分聪明可爱 , 可是诸葛亮好像早就看出来了问题 , 在诸葛瞻八岁时 , 他就曾经因为担心这件事对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诸葛瑾诉说 , 怕诸葛瞻从小聪明会太过早熟 , 从而骄傲自满 , 将来成不了大器 。 对于这件事 , 诸葛亮直到之前都放不下心 , 还专门写下了《诫子书》给诸葛瞻 , 想以此来劝解诸葛瞻好好用功 , 希望他能成为大才继承自己的衣钵 , 为蜀国江山做出贡献 。
只是事与愿违 , 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在诸葛瞻出生之后就很少在家 , 不是在筹备北伐 , 就是进行北伐 , 到死也没有多陪陪自己的这个儿子 。 我们都知道 , 对于孩子来说 ,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 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性甚至成长 , 诸葛亮如此 , 自然在教育上对待诸葛瞻就差了很多 , 直接导致他的后天成长差了很多 , 所以也如诸葛亮所料 , 诸葛瞻确实没有成为如他一般的大器 。

文章图片
但是诸葛瞻的才能虽说比不上自己的父亲 , 不过比之一般人谋士也是要更强一些的 , 也曾官至尚书仆射 , 加官军师将军 。
绵竹一站 , 诸葛瞻战死 , 实在是大势已去无回天 , 不过也确实有部分原因是个人能力不够:智不足以扶危 , 勇不足以拒敌
诸葛瞻之死完全是兵法不通 , 前有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 , 终屈于韩信;后有诸葛瞻不据束马之崄 , 卒擒于邓艾 。 兵败身死 , 虽能不降 , 也仅胜于卖国者尔 。

文章图片
气节
诸葛瞻虽然才能不够 , 但是气节比之他的父亲 , 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哪怕当时位薄权轻 , 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蜀国出力 。 黄皓作乱一心想要铲除黄皓 , 只是耐于个人分量不够 , 没有效果 , 也曾经尽全力去制约姜维 , 想让蜀国平稳发展 , 不在连年兵戈 , 劳役军民 , 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 , 并削夺他的兵权 , 只可惜也碍于姜维势大 , 也没有成功 。
邓艾偷渡阴山攻至成都最后一道防线时 , 诸葛瞻明知必败 , 依然前往防御、 。 战前 , 诸葛瞻还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 , 于外不能制衡姜维 , 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 , 我有三罪 , 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拼死一战 。 纵然战败身死 , 也足可见其志气节 。 其智谋虽不及父亲诸葛亮能扶危主 , 但忠义却真堪继武侯不弱分毫 。

文章图片
诸葛瞻完全贯彻了自己父亲“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气节 , 只可惜诸葛瞻受命于大事以去之时 , 只能以一死报社稷 , 有心杀敌 , 而无力回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唐寅最出名的诗 以及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 鸡蛋壳内的膜是什么
- 文雅有内涵的诗句 文雅有内涵的诗句内容
- 如何检测手机电池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
- 内蒙古特产是什么
- 新24孝内容 孝为第一位
- 国内枫叶旅游景点推荐是什么
- 浙江到内江有多少公里
- 八字合婚,2020年二月十八黄历内容查找,日子好不好?
- 余额宝的钱会变少吗
